,最快更新好萊塢傳奇導演最新章節!
《尼斯湖怪:深水傳說》屬於牆內不香牆外香的典型案例之一。
原時空,北美一地,這作品放映了兩個月才累計了4040萬美金,估摸著要虧6500多萬,算上線下可能還有2000多萬的漏洞。
結果亞洲地區給哥倫比亞帶來了驚喜,日韓馬泰加上電影市場快速拔高的中國,就給他們帶來了3000多萬美金——以中國舉例。
在往年的賀歲檔期中,國產電影的票房收入大致在2億元和3億元之間徘徊,而大多一片獨大(馮導演和國師)。
但今年,總體票房大盤飆升,賀歲檔檔期累計超過8億元,有了質的飛躍,而市場規模已經連續5年年遞增25,直至迎來了票房井噴的07年。
《集結號》票房26億,《投名狀》票房22億,《長江七號》票房逼近2億,《大灌籃》也輕鬆過億
進口片方麵,《尼斯水怪》首映日全國票房570萬,然後迅速以超過2500萬的成績登上周榜冠軍。
其實吧。
美國主流觀影觀眾普遍接受的是快樂教育,喜歡看觀影門檻低些的電影
時間回到三天之前。
9月21日,《尼斯湖怪》和《暮色》同時推入院線。
結果大部分影評人對《暮色》的評價還不如《尼斯湖怪》。
萊曼看著這些,有些無奈。
雖然他們都是受邀前來的,但怎麼寫影評總不能是他按著這些人寫吧。
大部分影評人還是有節操的,哪怕收了紅包批評起來沒那麼犀利,但該罵還是罵。
五大的電影沒拍好都噴,何況獅門?
《暮色》?什麼玩意。
不知所謂,莫名其妙,演員浮誇,沒有演技,看不懂的情節堆砌物,幼稚又狗血,汙了雙眼
愛德華:我生來殺戮。
貝拉:我不在乎。
愛德華:我曾經殺過人。
貝拉:那沒什麼。
愛德華:我曾經想要殺了你,我這一生中從未如此渴望得到你的血。
貝拉:我信任你。
愛德華:不要!
貝拉:我就在這,我相信你——隨意截取的一段對白都很有那味——瓊瑤,我加了瓊瑤,我聞到了瓊瑤的氣息
影評人是一群30歲以上40歲為主對電影很有追求的人,看這麼一部電影,怎麼可能看得進去。
就像90後長大了總是吐槽年輕的自己怎麼會把《還珠格格》當成童年經典
現在回首,慘不忍睹。但曾經卻是美好。
劇院內。
首映禮結束了。
一片罵聲中,《暮色》首周末便拿下6963萬美金,市場轟動。
罵歸罵,影片的主流群眾是12至18歲的年齡段,又不是拍給影評人看的,你說這是粉絲電影也好,傻瓜電影也罷,這並不影響觀眾憧憬愛德華和貝拉之間的愛情。
因為這是最適合青春時期看的片子了。
影片看似情節老套,感情蒼白。
就是一個“吸血鬼+青春校園談情說愛”包裝下的人鬼戀故事。
充斥著對準帥哥美女俏臉一通猛拍的無聊長鏡頭,寒磣的表演,拖遝的情節,氣喘籲籲、語無倫次的台詞。
但這全是成年人的評價。
網絡上,這片已經刷屏了,無數少男少女沉醉其中,然後二刷、三刷,成了檔期內回頭率最高的電影,比《黑暗騎士》還恐怖。
正因為特定的年齡段,才造就了一個票房奇跡。
青少年的心思是最難琢磨的,感性十足——愛上一個帥,又有超能力,又體貼溫柔的與自己不同的人,是每個女孩會做的夢——一個漂亮清純的女孩也會是男孩喜歡的類型。
就是這麼簡單,顏正,恰巧打中了內心的幻想與柔軟處。
有一個明顯的特征,青春時期的人們總是注重精神享受,物質需求因為沒進入社會的緣故並不強烈,所以暮光之城的粉絲,99是青少年,女性比例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