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環境就是這樣,隻要威爾能給影片帶來像《全民超人》那樣的票房增幅,讓更多的黑人影迷買單,怎麼看,都很劃算。”
身為項目製片+編劇的高斯曼對此還是很樂觀,他覺得他乾的不錯,已經把分賬比例縮到了百分之10,差不多觸及對方的心理底線了,讓他來說的話,這已經是人家看在項目本身的風險較小以及容易出成績的份上,有所示好。
4億不會虧,6億7億都能賺,那為什麼不選擇一位可以拉高票房的有足夠號召力的影星呢?
很多人都糾結為什麼要分錢出去,拜托,你選個不知名的新人完全靠著作品市場說話,還是一下炒熱聲勢,以質量+強大的話題度會更容易撈錢,這筆帳計算的標準難道不是付出和回報值不值得的問題嗎?
換句話說,憑借《紐約行》+《我是英雄》打下的底子,這部戲破6億是可以期待的,不過有點不確定性存在。
那如果多花幾千萬找了一位人氣影星,這部戲有望衝擊全球8億,無論是熱度還是成績分潤,還是版權價值都是全方位的提升,再來說這錢能不能花。
《全民超人》就是如此,哥倫比亞分了史密斯8000萬,它會心痛嗎?會,但它還是會這樣做,因為這片大大超過了預估成績,全球64億,說一句超出項目籌備時的想象都不為過。
“我去找過史密斯主演作品的數據,分析市場的話,光憑他在黑人群體中的巨大號召力,就能給每部電影平均提升3成收益。”利亞姆坐在位置上,頗為客觀的提道。
他也不說值不值,畢竟有時候回報大些,有時候回報低些,都是很正常的市場反應,他隻是給出一個平均值用來參考。
萊曼想了一會,開口問道:“紮導聯係的怎麼樣了?”
“他還在華納那邊,但項目進入收尾階段了,檔期不是問題,應該能保證在11月中旬開機。”
說起來,紮導拍攝《守望者》也蠻苦逼的,雖然他也帶了班底過去,但大部分還是華納找齊的拍攝人員,再加上他們派遣的製片團隊喜歡插手拍攝,搞得紮導很不舒服,片場就容易起摩擦。
畢竟,拍戲本來就是細活,瑣事多、煩人,這劇組還不安寧,可想而知心情會是怎樣。
好不容易熬過了這些,後期剪輯屁事更多,一會要尊重原著,一會要考慮市場,一會又說路人看不明白,得穿插些講解、鋪墊,到了最後,甚至連時長也有問題,爭執就沒停過,包括華納自己負責的團隊都在吵來吵去。
紮導心裡苦,但因為是自己喜歡的項目題材,咬著牙剪了一版後,還是向華納不斷妥協,瘋狂刪減鏡頭中
而他又是曼恩傳媒合作導演第一梯隊的人,按照規矩,這部戲他能拿2000萬+項目一成的收益。
“就這樣吧,那些條件答應下來,儘快建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