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好萊塢傳奇導演最新章節!
無論是出於理智還是情感,當得知歐羅巴影業被迫減產裁員,製片壓力大增後,萊曼對於《超體》導演乃至整個製作班子的第一導演人選反而變成了呂克-貝鬆。
理由也不全是約翰遜說得那些,實際上他聽到導演酬勞之外的額外權益沒有果斷放棄的原因就是萊曼知道由他掌控劇組會少很多麻煩,會很輕鬆,而約翰遜不會肯定這一點。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項目不用他太過操心就能成功,一點額外的投入在他看來完全值得。
他實在太忙了。
從9月到12月,起碼5部電影的宣發計劃肯定會占據他大量的精力,減少一些行程上的安排對他此時來說很需求。
所以,當萊曼了解事情的前後因果依舊決定接觸呂克-貝鬆,約翰遜卻有些心緒紛雜。
一方麵,客戶沒聽他這種專業人士充分站在自己人角度的意見,或者說中肯的提議被否,有點小失望;另一方麵,如果萊曼不是這種喜歡提一把熟人的性子和辦事態度,他好像也混不到今日在caa的高位,從這點看,被否了後又是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欣慰情緒產生。
很多同行都明白,如果caa不是為了拉攏萊曼以其代表的製片業務優先權,他哪能這麼擁有更高等級的資源、匹配地位的權力薪資。
就連他自己,都儼然成了很多從收發室乾起的職員們最愛討論的對象,很多誌在圈內闖出名頭的經紀人也都羨慕著他的好運氣。
“既然你認為呂克-貝鬆來導的話更好,我們也可以提供幕後的打包服務,如果項目有需求,到時候我們親自跟他談,聽聽他的要求。”
約翰遜說完,站起身告辭了。
反正一個劇組最終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員配置和拍攝情況,都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
而等約翰遜離開,萊曼則繼續半躺在老板椅上,琢磨著《超體》的事。
由於是捧斯嘉麗,是變相的提高漫威陣營感和提升黑寡婦一角呈現給觀眾的熒屏魅力,所以角色方麵的出鏡戲份其實已經有了方向了,而從今天得到的消息反饋來看,呂克-貝鬆大概率會成為選擇,且萊曼對項目的一些拍攝規劃,他如果真答應了也不會不願意——
自成立製片廠廠牌後,他就不是個純粹的導演了,當然了,他當導演的那些年,在很多法國傳統的影評人看來,就有些俗氣。
可偏偏這個俗氣的人卻是對法國電影在國際形象的推廣作用不小。
還是那句話,藝術可以隻是藝術,但沒有商業驅動,藝術不會長久。
畢竟沒有哪個行業是靠著熱情、虧損、沒有利益回報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