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瞎子和他大兒子,屠戶和他大兒子,獵戶和他大兒子,鐵匠和他大兒子拿著自家的板凳隨便找了個旮旯坐著。
江舒涵清了清嗓子,“找你們來,是想跟你們說外麵那高嶺土的事情。對了,假白麵是高嶺土,那個可以燒瓷器。我買那四個下人就是這個用途。”
江舒涵話音落下,幾家人都傻眼了。
花媒婆頭一個問道,“不是,嫂子,你是打哪聽說那土可以燒瓷器的啊?”
他們都是底層百姓還真不知道瓷器要用高嶺土。再說他們也沒買過白瓷啊,家裡一直用的是粗瓷和釉麵大缸。
要是族長和田大夫兩人在,說不準還能說道幾句。
江舒涵隨口解釋,“我在壽安的時候,伺候過幾天方小姐,從她口中得知的。我瞧著那土挺像高嶺土,所以才花高價把那四人領回來。”
大夥都被江舒涵的大膽給震驚到了。
隻是聽方小姐說幾句,她就敢花這麼多銀子,這……
這還是那個摳摳嗖嗖過日子的嫂子嗎?
“我叫你們過來是想問問你們想不想一塊搭火。”江舒涵笑了笑,“一是咱們都姓柳,有錢大家一起賺。二是我錢不夠。買地皮,蓋窯場,買煤炭需要不少錢。我手頭銀錢有限。”
她說得坦坦蕩蕩,其他人卻犯起了嘀咕。
這跟以前不一樣。之前江舒涵靠的是運氣,失敗了也沒啥。
可這回呢?要是失敗,他們損失的是大筆銀子。
花媒婆看著自己的大兒子。她一個婦道人家拿不了這麼大的主。
在眾人交頭接耳討論的時候,陳瞎子摸向懷裡的龜甲卜,開始卜卦。
陳瞎子的大兒子信奉父親的占卜之術,在旁邊幫著看卦象。
算完後,陳瞎子久久不語,低低一歎,“你這生意雖好,我家卻無法跟著分一杯羹。最多隻能出到四十兩。見諒見諒!”
江舒涵瞧著他的龜甲卜,真的假的?居然就這麼決定了?
其他人聽到陳瞎子的決定,立刻追問,“那我呢?你也幫我家算算吧?”
江舒涵之前夢境,讓大家信服她,沒想到她現在說這麼嚴肅的事情,大家不仔細聽,反而一心向陳瞎子占卜?
這太匪夷所思了?
她總覺得這些人太信卜卦不是一件好事。很容易被坑,瞧瞧這些人不是被她坑到了襄州嗎?得虧她沒有歪心思,要是她起了歹心,這些人恐怕被她賣了,還在幫她數錢呢。
她這邊正胡思亂想間,陳瞎子那邊卻已經給各家算好了卦。
花媒婆家最多可以出到四十兩,獵戶家,鐵匠家和屠戶家隻能出到十兩。
雖然不知道這銀兩從何算起,但江舒涵卻是鬆了一口氣。
她把這賺錢法子說出來跟大夥說一聲,其實隻是想讓大家記她一份情。以後他們家有事,大夥也能幫一幫。
現在銀錢出得少,她自個兒就賺得多,也挺好。
江舒涵讓柳二郎把各家掏的錢記下來。
這個記是口記,畢竟這裡頭沒一個識字。就算想用筆記,也不會寫。
江舒涵為此有了急迫感,“你以後要是想當管事,那就得會識字。不識字,以後你怎麼給大夥發錢?”
柳二郎聽著親娘的話很在理,“那我跟人家學。”
他這些天在外麵蹲守騙子,跟一個專門替人代寫書信的書生認識,請對方吃點東西,估計對方很樂意教他。
江舒涵沒想到柳二郎這麼爽快就答應了,跟他以往偷奸耍滑的作派反差太大,不禁多看了他幾眼,柳二郎坦坦蕩蕩任她打量,一副他要做個聽話的好兒子的形象。江舒涵頓時放下了心,“行。一定要好好學。”
接下來,她到縣衙買地皮。江舒涵要的這片區域沒什麼人,地段也算寬敞。三畝地花了她四十九兩銀子。
之所以買這麼大,是因為燒窯的時候,會產生大量濃煙,最好和住處隔一段距離。
買完地皮,江舒涵又買了一批青磚。
因為流民增多,需要蓋安置所,穀城的磚賣得特彆快,不僅是縣衙需要,還有百姓擔心流民半夜闖進家中,紛紛買磚加高圍牆。
得虧江舒涵要的磚瓦比較多,是個大定單,場主特彆優待,特地給她優先,要不然還不知道排到何年何月呢?
買完磚瓦,江舒涵又到煤場買焦炭。
這會天氣正熱著,焦炭價格還沒起來。江舒涵擔心接下來天氣轉冷,硬是要了十幾車。
柳大郎和柳二郎見親娘一車車往地皮上拉貨。
擔心東西被人偷,哥倆帶著王家四人夜裡守在邊上看著。
白天女人們看著東西,男人們去郊外山上伐木。
這些無主的山,樹木都是可以隨意砍伐的。這年代也沒有保護環境那一套。尤其是南方,樹林太多,好多林子都有瘴氣,不能隨意進入。
東西買齊,江舒涵頭一件事是先給自己蓋房子。
總住在許家,多有不便。人呐,到啥時候都得有自己的窩。
城裡有幾條巷子是棚子搭建的,裡麵有不少流民,柳二郎在外麵喊了一嗓子,不少流民前來報名。
一排排青磚瓦房,上百個勞動力齊上陣,不到一個月就蓋好了。速度之快,著實令人驚訝。
蓋完房子,江舒涵一夥人火速搬了家。
這個窯場是屬於大家的,所以這些房子也都是按照市場價租給大家。然後到年底分紅。
其他幾家得知要錢,也都沒有意見。
至少這房子住得寬敞,一大家子不需要擠在一起。更不用天天睡在地上。而且到了年底,他們還有分紅,等於左手倒右手,跟免費沒什麼區彆。
有了家,大家開始往屋裡添置東西。
比如桌椅板凳,床,櫃子,鍋碗瓢盆等等。
一段時間下來,各家都收拾得似模似樣。
大家也不再忙著去掙錢,而是先忙起了窯廠。
江舒涵讓王家四人蓋窯,她自己帶著簽了十年賣身契的周石,兩個兒子兒媳天天上山運高嶺土。
一開始她想把山頭買下,但是考慮到手頭錢要省著點花,再加上這座山很大,但高嶺土卻連十分之一都沒有。買下來不劃算。最終還是決定直接將土運到窯廠那邊。
左右無主山的土隨便挖,也沒人會管。
其他家得知此事,也跟著他們一塊進山幫忙。
江舒涵便按照每天八文錢的工錢發給大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