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五經的科考這邊走不通,走算數的話也是個捷徑了。
哪怕暫時不能當官,以後也可能被康熙賞識破格當官。
實在不能,也有麵聖的機會,亦是光宗耀祖的事了!
當然很多人四書五經不怎麼樣,想要來碰碰運氣。
第一輪筆試就把大部分人都刷下去了,剩下不到一成的人。
這個篩選率還是相當嚇人的,不過也說明大部分人就是碰運氣,算數確實都不怎麼好。
第二輪比試的時候刷掉了一些,卻沒有第一輪的時候那麼可怕了。
好幾輪下來,剩下的人越來越少,但是數量卻一直沒太大的變化。
這些題目對餘下的人來說,已經很難把人分出來了。
康熙就起了興致,出了幾道題放在新一輪的筆試裡麵,然後這些考生就全軍覆沒。
主考官一臉惶恐,這輪筆試一個人都沒剩下,新學院還要建嗎?
顧凝宸得知後實在忍不住笑了起來,康熙也無奈道:“朕哪裡知道這麼幾道題,居然一個都沒能答出來。”
他還是讓主考官把上一輪的人都留下,反正人數也不多,不算超了。
那些因為看著新一輪筆試題目,滿腦子空白什麼都寫不出來的考生簡直快嚇死了。
他們出考場的時候一個個腳步虛浮,就像是三天三夜不吃不睡一樣,把外邊接他們回家的人也嚇壞了。
一個個以為考不上了,轉頭有人來報喜,他們能進新學院,考上了!
他們都愣住了,還以為聽錯的,後來才知道最後的試題是皇上親自出的,沒有一人能答出來。
不過皇上仁慈,覺得餘下這些人已經相當不錯,給了他們進學院學習的機會!
他們高興之餘,心裡原本那點小僥幸是徹底沒了。
原本去考的人對算數還是自認十分擅長,要進新學院是輕而易舉之事。
他們想著以後在皇上麵前表現表現,算盤打得響亮。
如今這算盤就像是直接打在他們的臉麵上,再也不敢想著在皇帝麵前表現,隻想著得進新學院好好學習,彆是學得太差,反而被人踢出學院,那就太丟臉了一點。
康熙也沒想到自己這一手,讓這些書生收斂了小心思,終於好好開始學習算數,也算是誤打誤撞了。
新學院的先生也是個問題,畢竟如今擅長算數的人才實在太少了。
康熙不可能親自去上課,王談雖然擅長,戶部的事情也多。
拖爾弼管著內務府,如今更是忙得團團轉,壓根抽不出時間來。
當然就他那個水平,也不敢去新學院獻醜了。
顧凝宸就更是不可能去當先生,康熙又不想讓傳教士去新學院當老師。
畢竟如果幾個傳教士當了新學院的老師,以後這些書生就要稱呼他們為先生。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傳教士桃李滿天下,地位不就比如今還要高了嗎?
這不是康熙想看見的,更不想讓他們帶學生。
於是康熙想了想,就隻能讓新學院自學了。
學院裡送去了不少康熙珍藏的算數書,有些是他親自翻譯後讓人謄抄的,有顧凝宸幫著寫的算數心得,然後也印刷成冊了。
這些書讓人謄抄了很多份,讓學員每人一本,然後自己研讀。
讀完後有心得,可以每天上午在課堂上跟其他同學一起探討。
最後要是達成一致,做出總結,可以記錄下來再送進宮給康熙過目。
這樣雖然緩慢一點,起碼不必讓傳教士摻和進去,康熙也能把握住這些書生學算數的進度。
這樣的學習方式在其他人看來十分奇特,畢竟學習四書五經的入門都需要先生來講讀。
算數這種更難的,不該更需要老師來引導入門嗎?
顧凝宸卻覺得康熙這個安排簡直不要太合理,算數這種東西,如果已經有了基礎,教是教不了什麼,隻能自己鑽研才行。
要麼會,要麼就是一直不會。
同學們一起探討也是個好法子,但是有些人能看懂,有些人依舊看不懂,這就把人分開了。
不過率先懂了的人給後邊啟發一下,能懂的也跟著懂了,這法子跟有先生沒先生區彆不大,反正就需要一個能啟發之人。
誰做了第一個啟發的人,那可不得了,哪個不樂意做呢?
可以說康熙把新學員也安排得明明白白,都不必派個先生過去,他們自個就能把積極性給調動起來。
不少觀望的人感覺這方法不太靠譜,琢磨著是不是諫言一番,讓康熙好歹挑選一兩個算數不錯的大臣過去當臨時先生。
也不用每天去,偶爾過去看看就行了。
不然學院裡麵隻有學生,誰知道他們在裡麵是玩兒還是真讀書?
這費的還是康熙私庫裡麵的錢,眾人看著也不能浪費了去!
哪知道康熙這樣的安排,過了好幾年,這學院裡畢業的學員都相當厲害。
他們有些留下當老師,大部分都奔赴各地,完成了曆史上首次地理大測繪,勘測繪製了全國最詳儘的地圖,這就是後話了。
如今這些學員還在起步當中,康熙自然不會放任他們閒散來學習,每半個月需要交上來一篇讀書心得。
詳細寫最近讀了什麼書,又對此有什麼想法之類的。
哪怕學員不多,積累起來就不是大數目,顧凝宸擔心康熙會累著,還提議幫忙看一看。
康熙就笑著道:“那不如咱們一起看好了。”
這一起自然是真的在一起,顧凝宸又坐在了他的懷裡,一起看著手裡一位學員的心得。
她心想這哪裡是分擔了,一起看,不都還是讓康熙全看了嗎?
康熙卻一邊看一遍跟顧凝宸說道:“此人學得頗深,聽聞以前住在北邊,跟傳教士稍微打過交道。”
她低頭看了看,確實這人對三角測算十分擅長,也相當喜歡,打算深入學習這個。
能學到幾何這個地步,學習進度確實相當不錯了。
後邊幾個都停留在方程上麵,這樣就跟最前麵這位同學拉開了很大的距離。
康熙就道:“朕之前不是說想要測量土地,繪製地圖,所以打算讓他們往幾何方麵多學習一些,才能用上。”
顧凝宸深以為然,畢竟測繪包括了三角測量、梯形投影等等,擅長幾何才能把地圖測繪得更為具體和詳儘。
看來雖然之前建學院是她建議的,其實康熙心裡早就有想法了。
康熙看著懷裡人就說道:“朕雖說有這個念頭,卻比較模糊,還是凝宸提醒後才決定建學院招攬人才。”
“就跟你說的一樣,咱們的人才不比西洋人差。那些傳教士的算數能學得好,咱們的人也可以!”
顧凝宸笑著點頭,兩人又看了一會,心得寫的大同小異。
可能擅長理科的人,在文科上一般都不會特彆好。
而且他們也不愛長篇大論,喜歡直奔主題。
這一點康熙就很喜歡,要是心得上麵大片辭藻是誇讚自己,或者誇讚學院,又或是毫無意義的東西,他肯定得立刻退回去,讓人重新寫一遍!
顧凝宸忽然注意到康熙手邊畫的一張圖,順著她的視線,康熙就把畫的那張紙挪了過來,解釋道:“雲貴的鹽井開春後才重開,發現不少問題。表麵的井鹽已經被挖儘了,需要往下挖。”
“井鹽底下不是鹽,而是鹵水,得撈上來後熬煮很久才能變成鹽。所以得儘快,那邊的鹽撐不了太久,時間長了,從周邊調一些過去也不妥,容易引發周邊的鹽價攀升。”
所以他就想到人力實在太慢了,不如用簡單的機械。
畢竟之前製糖機就相當順利,榨糖比人力的時間要長,也更穩定安全還迅速。
康熙就想著鹽井也可以通過機器加快速度挖掘,顧凝宸看了一眼就問道:“皇上是打算用這個錐器向下深入,鹽井旁邊搭上架子,用繩索拉高這個錐器再重重落下,鑽進更深的地下是嗎?”
這利用的是地球重力,把錐器拉高,再放鬆,因為周圍有繩索固定了滑下的方向,都不必擔心錐器會戳不準地方。
尤其因為繩索的長度是固定的,這個錐器還能反複在同一個地方戳,這就能增加效率了。
如果換做人來的話,很難在同一個點上反複作業。
康熙就知道,不必他多解釋,顧凝宸就能明白自己的意思,於是笑著點頭道:“不錯,朕有這個打算,隻覺得這上麵少了點什麼……”
顧凝宸想了一會,指著錐器說道:“皇上,這裡要是增加重量,從高處落下的時候能更重,就能戳得更深了。”
就跟乒乓球一樣,雖然它本身很輕,連三克都沒有。
但是一顆乒乓球在高處落下,地球引力讓它加速,重力轉化為動力。
如果從三十樓左右落下的話,那麼最高速能有三十米每秒,最低速度也有九米每秒,能把人砸個頭破血流,甚至更嚴重。
所以增加錐器的重量,等於是增加重力,也加快了它下降的速度,就能鑿得更深。
這時候對地球引力、重力等力學還不夠係統,康熙隻能模模糊糊感覺到問題,具體究竟是什麼,被顧凝宸這麼一提醒,立刻就能明白。
他微微頷首道:“增加錐器的重量,上下差不多,就能集中向下的力度。”
顧凝宸點頭,如果隻增加最下麵這個錐頭的重量,就是腳重頭輕,下落的時候很容易晃動。
如果上下的重量很相近,那麼就能垂直落下,而且誤差小,幾乎會落在同一個地方,就更有效率了。
康熙換了一張紙重新畫了錐器,鹽井周圍的底盤架子用的是三角形,這是最穩定的形狀,不必擔心架子會晃動。
錐器上邊掛著繩索,沿著架子落在另外一頭,用的是杠杆原理。
另一邊的人能用很小的力氣拉起錐器,然後再重重落下去。
康熙手裡的鉛筆卻停了一下,很快又換了一張白紙,畫了一個圓盤。
他指著圓盤問顧凝宸道:“你說繩索圈在上麵,圓盤轉動的時候就能把繩索收緊,將錐器拉起來。等圓盤向另外一個方向轉動,繩索就能落下去。”
這樣一來,就不必人手去拉繩索了。
康熙是從之前的機器上得到啟發,這樣省了不少人力。
而且機器是不會疲倦的,就能從早到晚不停工作,都不需要休息,效率自然更高,挖得也更快了。
他們如今缺的就是時間,需要儘快把鹽井挖得更深。
有這個圓盤的機器在,就能加快速度。
顧凝宸驚歎康熙對器械製造的天賦,如今差的就是圓盤的動力問題。
圓盤要一會順時針,一會又要逆時針轉動,那麼轉多少停下,就需要有個機關來限製了。
兩人窩在英華殿裡不停商量和修改,等窗外天色暗了下來,才改出了大致的輪廓。
顧凝宸想著如今沒有智能機器,無法讓圓盤自己動,機關限製了它轉動的範圍,卻很難讓它拐回來。
康熙卻靈機一動,在旁邊做了另外一個機關。
在圓盤順時針轉動到一定的方向,就會觸動機關,然後左邊會有一個鉤子把圓盤重新拉回去原來的位置。
等拉到位置後又會觸動機關,讓鉤子放開,圓盤又能順時針轉動到之前的地方。
可以說這一來一回,圓盤順時針和逆時針轉動的問題就徹底解決了!
顧凝宸還停留在比較複雜的機關模式,康熙三兩下就想了個簡單的方法。
轉動之後怎麼回來,拉回來就行了!
她看著手裡的圖紙,對康熙簡直佩服極了。
果真有時候一件事原本是不複雜的,隻是人想得複雜了,反而無法用最簡單的法子去解決。
解決掉機關的問題,這個挖鹽機器就徹底完成了。
康熙有種暢快淋漓的感覺,他以前自己琢磨,有時候卡在一些小地方過不去,就會特彆煩躁。
有時候需要想好幾天,甚至半個月一個月才可能想到解決的辦法。
如今他稍微思索卡頓的時候,顧凝宸就會適時提醒,讓自己有所鬆動,很快就能想到解決辦法來。
兩人互相配合,說是事半功倍都算少了。
如果讓康熙獨自琢磨這個挖鹽機器,隻怕沒半個月是不可能,甚至還要更長的時間。
這會兒就解決了,他拿著圖紙又仔細查看了一番,沒什麼問題,就放進密折裡,讓人八百裡加急送去雲貴那邊給施世綸,在當地立刻建造這個機器。
錐器的材料,康熙準備用銅製,而不是鐵器。
畢竟鐵這個東西太敏感,造價也高。
雲貴這個地方肯定不止一個鹽井,如果都用鐵來做錐器,那價錢上去了,鹽價也得跟著上,就違背了做這個機器的初衷。
而且錐器反複用,很容易磨損,用普通的木頭或者石頭等物是不行的,銅就相對便宜耐用。
圖紙畫得如此清晰具體,拿到當地就能立刻做起來,然後用在鹽井上麵。
當然這就是前期的工作,把鹽井鑿深後,還得想辦法把裡麵的鹽鹵弄上來,又得反複熬煮,需要解決的地方依舊很多。
康熙知道事情得慢慢來,他把密折讓人送走,轉頭就見顧凝宸也在紙上寫寫畫畫了一會。
他湊過去看到一根很長的竹竿,周圍是熟悉的架子,就是剛才錐器用的架子,不由挑了挑眉。
顧凝宸就笑著跟康熙解釋道:“剛才皇上讓我想到,這鹽鹵在底下,如果讓人一遍遍下去撈上來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用竹竿,就不需要鑿很大的井洞,能把鹽鹵撈上來了。”
原理很簡單,就跟壓水器一樣,底下安裝一個活塞。
鹽鹵和上麵的氣壓不同,竹子下去後活塞會打開,然後鹽鹵就會湧入到竹子裡麵,等灌滿後,內外的氣壓一樣,活塞就會重新關上。
這時候用架子把竹子撈上來,隻需要用鉤子輕輕一拉活塞,鹽鹵就能全部倒出來。
竹子再放進去,重複幾遍,就能得到不少鹽鹵,也不必人下去灌滿那麼麻煩,更不需要挖開很大的井洞,簡直方便極了!
顧凝宸還想起雲貴的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所以隻要找到天然氣比較接近表層的地方挖開一個嬰兒拳頭大的洞。
把倒滿鹵水的大鍋放在天然氣上,點燃後就能燒火,木柴都省下了。
天然氣在古代也叫火井,在東漢的時候就有百姓發現然後用來燒火。
康熙一時沒聯想到用火井來熬煮鹽鹵,確實省下許多柴火。
而且並不需要很多人照應,就能架起許多的大鍋一起煮鹽鹵了。
他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顧凝宸的腦袋,一天之內就把鹽井的事徹底解決,果真她是老天爺送到自己身邊來的無價之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