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要不是有喬歡的支持,蘇飛雁也沒底氣跑出來住,蘇家不支持她,她跑出來連孩子都養不活,彆指望耀帝,蘇飛雁早就對他絕望了。
喬歡此刻抱著孩子在逗,小小的娃兒,眼睛有種霧蒙蒙的黑,現在應當都看不清眼前的人和物,卻在喬歡手裡咧著嘴笑的歡快,十分討喜。
喬歡心下一動,這是一個皇子,耀帝這幾年對喬家抱有惡意,蘇飛雁和她的關係又很好,嗬嗬,應當可以從長計議!
喬歡這裡還在規劃未來的大計,卻得到了一個不太愉快的消息,祈州跑來了三個孩子,全是她的侄兒,這三人一個是大哥喬刀的小兒子,喬刀的大兒子喬茂懂事,聽了祖母的話就安心打理家事,沒做什麼叛逆的事,這位弟弟就不一樣了。
喬刀的媳婦沒歸家,帶著孩子們到了祈州,哪怕是庶出孩子,這位大嫂也都照顧的很妥帖,如今是老夫人的左臂右膀。
第二個是二哥的兒子,娘也沒歸家,但是這位二嫂有些蠢,看不懂形勢,還喜歡自作聰明,這次三個孩子能出來似乎是她給開了後門。
另一個就是當初搶民女都不忘給喬歡買首飾的堂哥家的孩子,這位的母親歸家了。
三個孩子,依次就是喬泰,喬棟,喬良。
他們不願憋在祈州,準備到京裡‘一展宏圖’,期待“重振家族”。
祖母年老短視,不願子孫離開她,可男兒應當誌在天下,豈能窩在家中享受安樂。於是就在喬棟母親的幫助下溜了出來。
這三個倒不是純粹傻的沒邊,自己摸去京城,而是直接過來找喬歡了,現在整個喬家能和權勢搭邊的就隻有喬歡,這三孩子以為這位姑姑肯定沒有祖母那樣短視,定能理解並且讚成他們的舉動。
喬歡現在一直在田莊和般若寺輪流居住,哪怕是在家居士,她也得把架勢做出來,否則耀帝忽然抽風,她也沒辦法應對。
現在來了三個小崽子,知道了前因後果,喬歡捏了捏眉心,這種沒遭受過社會毒打教育的孩子,你說破嘴皮他們都不會體會你的用心良苦,反而隻覺得你無情無恥無理取鬨。
喬山把這三個少爺穩住,過來找喬歡拿主意,他認為喬歡肯定是把人綁了送回祈州。
喬歡卻道“讓他們去,叫大個子派人跟著他們就行,讓他們去京裡碰一鼻子灰去。對了,在祈州他們的月例多少,這裡也給多少,多的一分都不能給。”
喬家在邊關時,丫頭都能拿十貫月錢,現在是不可能了。
老夫人在祈州每月也不過十五貫月錢,媳婦們就十貫,丫頭們最多也就一貫,和以前是不能比,但是吃喝嚼用全是公中來,這錢也就給個人零花。
一開始還有人不樂意,由奢入儉難麼,老夫人也不解釋,誰不樂意誰就走,她一個都不留。
喬家人也是過了很長時間才慢慢接受‘窮’下來的日子,不接受也沒辦法,家裡沒錢。
喬歡在得知耀帝覬覦喬家財產的時候就和老夫人說了,於是她和老夫人更加注意,她的吃穿嚼用完全根據莊子上的產出來,而她莊戶上的產出還真不低,所以喬歡過得照樣滋潤。
老夫人也是如此,田地裡收得多就寬裕一些,收的少就少用一些,怎麼看喬家都不像是特彆有錢的人家。
哪怕老夫人手裡還攥著三四十萬貫錢,這可是喬家‘僅剩’的家底,還有這麼多小崽子要婚嫁,這點錢可不得精打細算,哪能可著性子儘情花用。
像喬刀的大兒子喬茂,如今學著料理家事,那月錢還能多點,念書的小崽子們不管男女都是五貫錢一個月。
女孩子還好,不出門五貫錢都用不掉,男孩子們五貫錢簡直就是塞牙縫。
好在鄉間不比城市,有時候拿錢你也買不了好東西。
這三個孩子就是拿著積攢的月錢還有姐妹們給的資助跑了出來,好容易來到京城,身邊的錢也用的七七八八了。
暗地裡保護了一路的人正好和喬山交接。
三個男孩不知道,他們一離開家老夫人就知道了,前腳離開,後腳喬棟他娘就被老夫人關進了佛堂,然後她就派人跟著三個孫子,另外給喬歡消息,“讓他們在京裡碰碰壁,也就知道家裡的好了。”
喬歡當然同意,她不止想讓他們碰壁,得讓他們碰的頭破血流。
三孩子在喬歡莊子上休息了幾天,恢複了精神,開始躊躇滿誌,商量如何在京城一鳴驚人,重振喬家。
喬歡就一直沒露過麵,隻讓喬山接待他們。
這三人在喬家遭逢巨變的時候還不過是十歲左右的小兒,如今也十四五了,在古代也算能出來頂門立戶。
小時候喬家的豪奢他們還記得,不過到底那時年紀小,也沒思念過去戀戀不忘,就是一腔雄心壯誌裝不下,非得潑灑出來。
他們還想等喬歡回來拜見她,喬山道“大小姐已經是居士,住在般若寺為多,那是尼庵,幾位少爺怕也不好去拜訪,大小姐早就吩咐了,既然來了就安心住下,京裡彆的沒有,文會什麼的多的是,到時候少爺們也能一展才華。”
三人聽了更加高興,小胸脯都挺起不少,喬山慈愛的看著這幾個傻瓜。
邊關文風本就不盛,喬家又是在到了祈州後才請先生教導孩子們,現代義務教育還有九年,學的也不過是基礎知識,古時人們考童生也得寒窗幾載,有的人考到白發蒼蒼連童生都未過。
這三個小崽子不過學了五六年,小學生的水平,就覺得自己才高八鬥了?
三人在莊子上住了差不多六七天,住不下了,在這裡和在祈州有什麼分彆?不過是院子更大些,田地更齊整些,其餘哪哪都一樣,他們來可不是為了繼續過鄉村生活,於是就要進京。
這一次出門,要說彆的沒學到,出門要花錢他們也明白了,可盤纏早就用光,要進城還得花錢,喬泰去找喬山。
喬山二話不說,一人給了五貫錢,還好心道“這是大小姐給你們的月錢,儘情花吧!”
不是,五貫錢,儘情花?花沒了再給?
喬山頭搖得像撥浪鼓,“說了是月錢,當然一月一給,這是這個月的。”
三人互相對望了一下,在家還能和母親撒嬌,或是從姐妹手裡拿點,現在和這個老奴才撒嬌?
看著喬山那一把山羊胡,風乾核桃一樣的臉,三孩子肯定說不出口,想找喬歡多要點,彆說般若寺在哪裡他們還不曉得,真的見到了有臉多要錢嗎?
喬山就慢悠悠道“聽說少爺們是為了重振喬家而來,大小姐欣慰極了,原本想不能拿這五貫錢侮辱少爺們的雄心壯誌,你們肯定早就規劃好了,所以才敢上京,後來大小姐覺得她也不能一毛不拔,要是老太太知道了反而不高興,就根據家中的慣例,還是一人五貫,少爺們不會嫌棄吧?”
哪敢啊,還老太太知道了不高興,老太太根本就不想讓他們來,姑姑願意給五貫已經不錯了,肯定不敢開口多要。
三人各揣五貫錢,進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