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吹綠柳梢頭,街頭巷尾的大姑娘小媳婦都脫了厚襖換上薄裙的時候,王四郎的傷也好了個徹底,傷筋動骨一百日,他雖是皮肉外傷,也養了一月有餘,等身子好了,就到鄉下去,跟茶農討起近乎來。
濼水下頭分了好幾個鄉,王家是大姓,單姓聚居在一處,一個村子裡少有外姓人家,論起來都是叔伯兄弟,拐著彎的沾著帶舊。
村子當中被條大河截成一半,東邊靠水,西邊靠山。靠水的那一邊養蠶桑魚荷,靠山的那一邊伐竹種茶。王四郎打的就是茶葉的主意。
若不是陳大耳相托,他這輩子也不曾出過濼水鎮,跟沈氏兩個最多去過泮水一趟,還是紀二郎家的老太太作壽的時候去的,那地方不比濼水富裕,淺水養不活魚蝦,土包種不了竹茶,比清水門王家村不知道窮了多少。
自打王四郎去了一趟江州府,便覺得眼界開闊,他銷貨的時候也沒少跟當鋪的夥計討交情,拿出自己那一份錢請人吃回酒,叫上兩盤豬耳朵白切肉,那夥計還隻當他鄉下人進城,帶著炫耀的心思把城裡各鋪子都說了一回。
王四郎瞄準的就是茶葉鋪,茶葉輕易存放,比綢緞更易運送,隻要把口兒封緊了,不受雨水不黴壞,就能販得出價去。
他幾回去江州府,專找了個風評好的茶葉鋪子跟那個掌櫃的來往,托他帶自己一同上路,那掌櫃的本來就跟人拚了船,走水路既輕便又快,趕著清明之後新茶上市,把南邊的茶販到各地去,越是遠,價越是貴。
他吃了幾回飯,便答應下來,橫豎是條大船,王四郎一個人能帶多少貨,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收了幾份薄禮也特意囑咐了王四郎兩句,叫他收好了茶葉直管往江州府來,趕早不趕晚。
王四郎常年住在鄉中,雖則家裡不種茶,可也看過彆人采茶炒茶,知道分辨好壞,王家也好幾個本家家裡是種茶葉的,賣給外鄉來的茶葉販子,不如賣給王四郎。
他手裡沒有本錢,五兩銀子一斤茶葉都買不來,舍了臉每家一斤的賒賬,轉了二三十家,好歹收了兩筐,一共二十斤,背在身上就跟寶貝似的,這些加起來就是三百兩的本,他如今隻有五兩的開銷,哪裡賠得起這許多。
這一回是下了狠心,這一單隻能賺不能賠。王四郎說到做到,一能起身走動就往北邊去了,身邊帶著賠償之後還剩下來的五兩銀子當本錢,他一走不要緊,沈氏卻沒了著落。
家裡一下子失了主心骨,萬事都由沈氏一個人操持,更彆說還欠著帳,雖湊夠了銀子,可王老爺回來跟何知縣扯皮一番,算是正真撕破了臉,銀子饒了十兩,交了二十兩上去。
剩下的八兩王四郎帶走五兩,還有三兩餘下做姑嫂三人的開銷,沈氏盤算來盤算去,怎麼也不夠到王四郎家來的。
外頭山高水長,他這麼一出去還不定什麼時候回來,彆說三兩,就是十兩也不夠母女兩個過活的。總得尋個營生有點進項才能過得下去,沈氏思來想去,把梅姐兒叫到跟前:“原爹說要接你過去,我見你不願意便罷了,可如今家裡這般模樣,你過去,便少一個人開銷。”
梅姐兒聞言頓住了,她自然是不樂意去的,可既然沈氏都開了這個口,她又知道家中不比往日,連沈氏也要搬回娘家去的,便默不作聲點了頭,轉回去收拾東西,把這些年攢下來的都鎖到小箱子裡頭。
沈氏打算把屋子賃出去,濼水鎮中也有人養蠶,鎮子裡比不得鄉下,鄉下能蓋了大屋熬蠶,鎮子裡的人屋房舍卻是有數的,每到這個時候便有人把屋子租出去,一季也能得上千把文錢。
沈氏也是無奈才搬回娘家,家裡隻有女人門戶難支,也不好時時麻煩徐娘子,她出嫁之前是跟麗娘住一個屋的,屋子淺窄,姐妹兩個睡在一張床上,如今搬回去帶個蓉姐兒還是成的。
她托了哥哥說項,沈大郎一聽就應下來,回去就把那間屋子裡堆的雜物清出來,他都無話,孫蘭娘更沒甚好說,潘氏嘀咕了半日,想到蓉姐兒能來,也就應下了。
姑嫂兩個把兩邊的屋子搬空了,東西全堆在正屋裡,把西邊兩間屋空了出來,租客看看了地方問兩邊能不能打通,免得繞來繞去的麻煩。
沈氏看看梅姐兒低著頭,應了下來,那租客知道沈氏爽快,也不計較銀錢,兩間屋並院子廚房先給了一貫錢。
沈氏收了這錢數出一百個給了梅姐兒:“到了那兒不比家裡,你凡事忍著些,有甚事跟旁人不好說就跟爹說,他總會看顧你。”
其餘的錢沈氏收進了荷包,就算是住在娘家,她一個出了嫁的女兒也不好白吃白喝,除了做活,還得貼補一些,她繡活兒還得過,繡上些繡件等著貨郎來收,一方繡帕總能賣出三文,這一貫錢半貫用來買綢布跟五彩絲線。
蓉姐兒知道換個地方就不是自己家了,可她最得疼愛,抱著自己的小枕頭扔到床上,咯咯笑著去找潘氏,一下撲在她懷裡,潘氏喜得不行,拿出柿子餅給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