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3章(2 / 2)

教開車什麼的當然是她編的,但作為一名軍人……一名退伍軍人,開一輛一百年前的車自然不在話下。

可惜老夫人不信:“太亂來了!開車不是騎車,出意外了怎麼辦?而且你是淑女,這象樣嗎?”

伊莎貝拉也不奢望老夫人會立即接受她的提議,繼續說服她:“戰爭時期沒什麼淑女不淑女的,費傑羅家的長女不也當記者去了?”

按照傳統,一名淑女出去工作的確是不太適合的,但她們是中上階級,又不是上流社會那些需要維持體麵的家庭,又有什麼所謂呢?

況且自戰爭以來,很多傳統都在改變,男丁去打仗,女性取代男性出去工作,成為新的經濟來源,那麼世上再多一個女司機也不是什麼驚世駭俗的事。

戰爭所帶來的改變不隻有經濟和社會,還有漸漸抬頭的女權意識。

看孫女堅定的樣子,老夫人被說服了一點,但還是覺得很危險。

伊莎貝拉倒也不著急要改變她的想法,先給她打一枝強心針:“至於錢的方麵,我會有辦法的。”

“……我怎麼覺得你有事情在瞞住我。”

少女神秘的勾起嘴角:“到時候你就會知道。”

……

從書房出來後,瑪麗找上伊莎貝拉,說她有一封電報和一封信。

電報比電話更早出現,是第一種使用電力來通訊的方法。

現在無線電話還沒有被發明,所以電話通訊的距離十分有限,像明尼蘇達和肯塔基之間已經差不多是極限了,如果距離太遠比如東岸跟西岸,一般會以書信跟電報交流。

電報的優勢相比書信是很明顯,實時的緊急通訊都會用電報,但內容長度是有限的。

電報機跟電話一樣是比較奢侈的裝備,一般家庭都不具備,電報機的普及率稍微比較高,布朗特先生因為工作的關係,家裡兩者都有安裝。

電報是來自尼克的,他說他已經到達軍營,但因為太遠打不了電話,所以有空會給她寫信。

而那封信是來自伊莎貝拉的表妹喬瑟芬·馬奇,簡稱喬。

馬奇是個大家庭,有四姐妹,可想而之有多熱鬨。馬奇一家住在麻薩諸塞州的康科德,伊莎貝拉的母親也出生在那裡,所以是她的第二個故鄉。

相比布朗特家,馬奇家的家境就比較一般了。布朗特夫人還在世的時候,她每年都會帶原主回康科德,所以原主跟馬奇四姐妹關係挺好的。

喬是家裡的二姐,即使原主這些年沒再去康科德了,倒是有跟她一直保持著書信來往。

喬是個擅長寫作的女孩子,把家裡的瑣碎事寫得繪影繪聲,像是她最近寫了新的劇本,大姐梅格和四妹艾米爭做女主角,三妹貝絲倒是沒有異議便接受做男主角,而喬本人,自然是導演。

她在信的結尾說,真希望伊莎貝拉能看見她們的演出。

想象到馬奇家從早上開始便吵個不停,伊莎貝拉不禁會心一笑,把信收起來,有空再提筆回信。

瑪麗把心裡的疑惑說出來:“為什麼艾倫少爺這麼久都不給小姐寫信呢?”

……對喔。

伊莎貝拉差點就忘了她還有一個弟弟。

她弟艾倫·布朗特今年十五歲,正在芝加哥讀書,每年隻有聖誕節能回家。而就在他上次回家時,原主跟他吵了一架,自那次之後便是沒完沒了的冷戰,艾倫再沒有給家裡寫過信。

原主是有給弟弟寫過信的,隻是都沒有得到回複。還有兩個多月就是聖誕節了,也不知道他會不會因為賭氣而不回來。

換是原主,大概會很擔心他,可伊莎貝拉就不一樣了,她對叛逆期的孩子沒什麼耐性,哪裡涼快哪裡待著去,知錯了自然會回來。

在羅徹斯特安頓好後,伊莎貝拉開始思考成立工作室的問題。

首先,她需要一個地方。

伊莎貝拉不能在家裡工作,讓她的員工在這裡進進出出,就算她自己不介意,也不能影響到老夫人的生活,所以她必須租一個地方作為她的工作室。

羅徹斯特物價低,租金也低,找個工作室倒不成問題,伊莎貝拉比較苦惱該怎麼向老夫人解釋。

除了地方,她還需要一兩名出色的裁縫師助手。她的想法是,先找地方,再找裁縫師,最後跟老夫人坦白。

把老夫人放在最後的原因是,伊莎貝拉有信心說服她,再說她也不可能因為老夫人反對而放棄。

伊莎貝拉順口問了句:“瑪麗,你知道羅徹斯特及這附近有沒有手工了得的裁縫師?”

“我倒是知道一位。”瑪麗說,“不過她是做給平民做便衣和改衣的,沒有接觸過禮服,恐怕不太符合小姐你的要求。”

“沒關係,把地址告訴我就行,我會去看看的。”

記住了瑪麗所說的地址後,伊莎貝拉打算明天出去找房地產中介,看看有沒有適合的地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