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伊莎貝拉沒怎麼研究過1920年代的社會生態,但“美國夢”在某程度上是構成這個浮華時代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所謂的“美國夢”,是從三百年前歐洲最早的殖民者來到美洲時萌芽的,他們大多是逃避英國教會迫害的英格蘭清教徒,來到這塊新大陸上建立新家園。美國豐富的資源和空間又為他們提供了信心和積極性——也就是一個平等的機會,不論出身貧富都有一樣的生存權。
人們相信在美國隻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實現夢想,並且經過努力不懈來獲得更好的生活,賦予了美國夢各種積極的品格,包括自由、平等、創意、樂觀、勤奮和堅持等。
經過了數百年的演變,對金錢的追求始終是“美國夢”中不變的成分,然而來到現在,美國夢逐漸演化為對財富和物質享受的過度追逐。
在現代再沒有人談“美國夢”,因為那是一個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世界,大多數人都認清了事實,那就是一夜暴富並不存在,努力也不一定能實現夢想。
是的,的確會有人買彩票中頭獎,但人們並不會依賴這種極小的可能性,社會一成不變的意識形態限製了他們追夢的決心——上學、念書、考試、工作……要脫離這個固有的框架並不容易。
可是回到一百年前,現時的美國青年大多都有一種病態的心理,會脫離現實去追求空想的個人幸福,他們對“夢想”有著一種近乎於狂熱的崇拜和執著。
美國人對美國夢的信奉和堅持源自於美國經濟步入最繁華的時代,股票市場蒸蒸日上,爆炸式增長的消費造就了許多有錢人,他們甚至不需要努力,隻要有一點頭腦和一張會說好話的嘴巴就成了百萬富翁,這讓美國人認為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總之,當你談到“夢想”,美國人的DNA就動了。
何況從各方麵來說,伊莎貝拉都是美國夢的最佳展示,她靠自己的力量在這番年齡便獲得如此成就,就跟電影的主角一樣,她有才華、膽色和勇氣,給予美國人一種希望,讓人覺得自己的夢想好像不再遙不可及。
當她昂首的站在台上,散發著一種自信的氣場,給人一種她在閃閃發亮的錯覺,就如那在哈德遜河豎立的自由女神像,象征著某種人人都渴求的特質。
大家好像在她身上看見了一個光輝的未來,心跳不可思議的加快,覺得夢想真的會實現。
一道掌聲從觀眾席傳出來,彷佛喚醒了眾人,片刻間,就像星火燎原般,掌聲迅速的傳染了其他人,零散的掌聲變得響亮,那不是禮貌性或者商務性的鼓掌,而是發自內心的佩服。
比利·克拉森邊鼓掌邊在內心感歎:這個女孩是怪物嗎?
他活到這把年紀還真沒見過幾個像伊莎貝拉·布朗特玩營銷玩得這麼出色的人,她好像把大眾的心理提摸個徹底,永遠能正確的預測到他們的反應……
她將時事及社會局勢結合自己的經曆,建構出一個偶像般的人物形象,但要知道玩時事是很危險的,如果希萊爾的設計師不是她,這個品牌可能已經被玩壞了,然而她卻一次又一次的演示了什麼叫完美公關!
在旁人看來,伊莎貝拉的成績已經足夠的不可思議了,可是他總是不由自主地劄信這個女孩能達到更高的成就。
伊莎貝拉再回答了幾個記者的提問便結束了是次的招待會,雖然她有安排一些酒水和點心供大家享用,但記者們都選擇了火速回公司寫稿子,務求在截稿時間前把文章送給編輯過目,排版然後投去印刷。
不出意外地,隔天記者招待會的消息登上了各大報紙——
《紐約時報》:“伊莎貝拉·布朗特:我隻是為了保護自己”
《洛杉磯日報》:“能力越大責任越大?22歲希萊爾設計師設基金會助女性就職”
《芝加哥論壇報》:“她曾受性騷擾?希萊爾始創人成功背後的辛酸”
《紐約每日新聞》:“我們都委屈了她?伊莎貝拉·布朗特隱瞞性彆的真正原因”
《路易斯維爾日報》:“威爾遜夫人:布朗特小姐是女性的榜樣”
《紐約時報》作為傳媒界的大佬,它的報道最為詳儘,不僅把伊莎貝拉的說話整合了一遍,還適當的引伸出相關的時事話題,喚起社會對職場的性彆平等及性騷擾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