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點喜歡
有時, 事情真的就有這麼巧。
早幾年前龐紅看過裴珊的設計。
那時她去A大做講座, 講座結束後想著順便和侄子見一麵。
等待期間無聊, 順著貼著校內光榮榜的長廊走了轉。
裴珊的設計就貼在那兒, 占了好長的邊幅, 隻一眼龐紅便被設計吸引了, 期間不少的小構思驚豔到她了。
該女生要是好好培養,前途無量。
如果不是自家侄子來了, 龐紅還挺想找這女生聊聊的。
後來龐紅開作品展,想起裴珊的設計, 覺得和展覽很貼合, 於是聯係A大想和那女生商量能否添些部分作品進去。
沒想到A大回複光榮榜沒有名單記錄, 且已經更了新的光榮榜,不知道龐紅指的是哪份作品,也無法聯係到那女生。
龐紅特地去A大優秀作品藏室尋了兩轉,都沒有找到裴珊的設計。
乾設計的或多或少有點強迫症, 龐紅覺得這麼好的點子不加進去浪費了, 思來想去征得學校同意後還是添進去了,且在展品下再三注明,設計源於A大設計專業某女生。
那會兒龐紅還開著獨立工作室, 甚至工作室還在A大設計專業內網發布了聲明,希望這女生和她聯係。
後來展覽很成功,也一直沒有人和龐紅聯係, 漸漸的, 龐紅就忘了這件事, 直到侄子顧賀城提出讓她帶一個小姑娘,並把小姑娘作品拿給她看了。
龐紅一眼就認出來這是當年驚豔到她的那女生的作品,經過時間的打磨,女生的設計更加成熟,也更加學院派,於是缺了些自己的構思在那兒。
存了幾分想看裴珊能到哪一步的心思,龐紅對裴珊很嚴格,裴珊也不負她的期望,漸漸的自己個人風格出來了。
至於展覽的事情還沒來得及和她說,正好今年要出新的展書,想著那時候再標明。
沒想到,微博居然炸了。
更沒想到的是,輿論把兩人的師徒關係妖魔化,還上升到整個設計行業。
早知如此,應該提前做聲明的。
龐紅給裴珊解釋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後,隨後鄭重道歉,說是自己當初不該在沒告知裴珊的前提下用了她的部分設計。
裴珊又是錯愕又是驚訝,一時半會兒不知道說什麼好,印象中她在A大參加了幾個校內比賽,也得了獎,作品被收錄學校作品庫,也供以後參加比賽的人參考。
因為是校內比賽作品,非商業性質,裴珊壓根沒想道這還涉及版權問題。
更彆說進顧氏後,龐紅提點她許多,可以算得上是她的恩師了。
龐紅道歉完後,她把當年展覽資料都交給了裴珊,展覽作品下都有標記設計來源,龐紅會配合裴珊出個澄清聲明。
隻是想想,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雖然業內人士很關注這次比賽,可再怎麼說這都是小眾比賽,怎麼會鬨到微博熱搜榜呢。
而且隻要是這個行業的,稍微查點資料就會發現龐紅展覽注明了設計作品來源,而爆料人刻意掩埋了這一點,然後在微博帶節奏,刻意誤導吃瓜群眾,引導輿論跑向“關係戶”這一方麵。
細思極恐。
而龐紅之前沒有微博,現在開微博做聲明,在吃瓜群眾觀看來頗有幾分掩耳盜鈴的感覺,可能澄清效果不會太好。
龐紅也和裴珊分析了其中利益關係,且問裴珊能不能把大學時期的作品翻出來,要是能證明那份作品屬於她,這樣聲明的可靠程度會高很多。
輿論也會不攻而破。
可問題是,那幾份設計已經找不到了。
比賽結束不久,裴珊沒等到設計從光榮榜上撤下來就出國留學了,那幾份設計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消失了。
龐紅錯愕,她還以為是被裴珊帶走了,所以作品庫才沒有她的作品,
-
畢竟是五六年前的設計,裴珊也沒指望能找到,澄清聲明是根據龐紅給自己的資料寫的,條理清晰,證據分明。
這會兒才發現顧賀城一小時前發了信息給她。
——“沒事吧。”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
——“沒事,我能自己解決。”
裴珊回了顧賀城後繼續敲聲明小作文,同時讓自家哥哥查查是不是哪家營銷號在作妖,該封的都封了。
她平時挺好說話的,涉及到原則問題的就不能忍了。
拿出高中時代懟政治小論文的氣勢,裴珊的聲明一條一條列了下來,網友們質疑的點也做了回應。
小論文寫完之後,得了龐紅的應,裴珊發了微博,並且艾特龐紅。
剛開微博的龐紅迅速轉了,也有龐紅人士的業界大牛跟著轉了。
這樣,應該算證據確鑿了吧。
裴珊鬆了口氣,揉著敲小論文敲的生疼的手腕開始刷微博。
還在刷新,顧賀城的消息來了。
——“聲明發了?”
裴珊彎了彎唇,敲下回話。
——“對啊,有論點也有論據,這總該澄清吧。”
——“有的時候真相並不重要,他們隻是想懟你而已。”
裴珊:“……”
啥玩意兒。
裴珊皺了下眉,切出微信繼續刷微博。
——這人在危言聳聽吧。
起初評論還是傾向裴珊這邊的,說是澄清了就好,可後來,就有那麼些評論看起來不那麼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