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航天大佬(1 / 1)

薑晨是停下來了,可是侯教授四人,早已是目瞪口呆。 他剛剛的表現,在眾人看來,這哪是在分析張旋梁結構啊,薑晨就好像直接化身為m.saitoh教授,在給他們講解自己推導的新結構一般。 以至於四人立在原地,久久不能回過神來。 “侯教授……侯教授?”薑晨叫了兩聲。 侯雲龍回過神來,他此時看著薑晨,眼睛裡麵,除了不可思議,就是震驚,他已經不知道用什麼語言來形容薑晨了。 太造孽了! “侯教授,剛剛我說的,有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薑晨謙虛的問道。 “額……你剛剛對張旋梁結構的分析,非常準確,由此可以看出,你對張旋梁結構的理解很深,而且對結構力學的應用掌握,也很透徹了,如果說以前你真的連能量原理都不懂,那我隻能說,你是個天才!” 侯雲龍過了那尷尬的發愣之後,對薑晨的問題,給了肯定的答複,同時高度評價了薑晨。 聽到侯教授對薑晨的評價,於洋三人皆是心裡一顫,能被侯教授稱作天才,那得需要多變態? 他們三人,是侯教授從無數考研本科生裡麵挑選出來的,他們在大學期間,即便沒人叫他們天才,也起碼被稱作學霸。 然而他們在侯教授這裡,得到的讚揚都是,什麼東西做的很好,這次乾的不錯之類的。 他們從來沒有被侯教授評價過很有潛力或者天才之類的話。 由此可見,侯教授真的很看好薑晨! 張敏娟這時候朝著薑晨帥氣的臉上看去,當看到他長長睫毛下的眼睛時,突然臉上一熱,根本不敢跟他對視,魅力太強了! “侯教授您高估我了,我剛剛都說了,之所以我能說出來,是因為以前我在課下,就了解過張旋梁結構。” 聽到侯教授如此評價自己,薑晨心裡雖然很舒適,但嘴上不能說。 “就算你以前了解過,沒有非常高的理解能力和悟性,想要達到你這種分析水平,幾乎是做不到的,哪怕是我,想要去分析這種結構,怕是在很多方麵,都沒有你總結的到位。” 這時候薑晨知道自己可能表現的太過了,連忙笑著轉移話題:“侯教授,照您看,我這門課算結業了嗎?” “之前我就說過,隻要你解出這一題就算結業,所以你這門課算你過了,不過其他專業課你也不能拉下,說實話,我現在對你的未來非常期待,很想知道,你的未來能成長到什麼樣的高度。” 薑晨這時候看著侯教授的眼睛,沉默了一會,隨即一笑。 “那您可要拭目以待了。” …… 當天,薑晨把所有的代碼都寫了出來,立馬再次申請了風洞實驗。 張長壽和侯雲龍都在場,他們要想要親眼見證這項技術的誕生。 薑晨帶著做好的實驗器材,把它放在了試驗台上,這次他在轉盤上,安裝了十二個高敏風力傳感器,在預測上,比之前要準的多。 轉盤的四周,還裝有測控的姿態傳感器,這些傳感器連接到實驗室的計算機上,可以實時監控轉盤的姿態。 “程序我已經啟動了。” 薑晨把轉盤程序啟動之後,就走了出來。 然後侯雲龍便啟動了風洞實驗室的測控係統,實驗正式開始。 風洞參數依然是三十秒改變一次,在風出現的瞬間,薑晨計算機上麵,就出現了一組數據。 “2.66,6.55,4.12,6.54.”這四個值是預測的轉盤將要傾斜的方向,是智能預測算法模塊出的數據。 隨即這幾個數據就被傳到了另一個模塊,另一個數據就出現了。 “2.15,1.36” 這兩個數據,是電磁鐵模塊,根據智能預測模塊的數據,計算出來的鐵球需要移動的位置坐標。 幾乎是在這個數據出現的同一時間,電磁鐵立馬啟動,鐵球的位置瞬間發生改變。 他們緊張的盯著前方的轉盤,從肉眼來看,雖然鐵球的位置改變了,風力改變了,但是整個轉盤,依然是穩穩的立在原地,動都沒動一下。 轉頭去看姿態傳感器測控數據。 “0.00,0.00,0.00,0.00.” 全是零! 全是零不代表沒有誤差,而是在精確範圍內,零誤差! 侯雲龍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種穩定性,比他們之前所有運用在火箭上的穩定結構都要有效的多。 可以想象,這項技術,將會大幅度提高火箭性能。 這時候,又一組數據出現在屏幕上。 “0.00,0.00,0.00,0.01” 這次數據出現了個0.01,但是用肉眼,完全看不出轉盤有絲毫動靜。 接下來一連幾十次,沒有一次誤差超過0.02的,這基本上已經可以證明薑晨代碼的可靠性。 侯教授的心,仿佛隨著數據的出現,一點點變快。 若不是數據清楚的展現在他的麵前,他怎麼也不敢相信,火箭穩定性控製可以通過這種簡單的結構來實現。 “薑晨,明天一早,我帶你去見見李老,我希望你以後在航天領域一直走下去。”侯教授這時候突然轉頭對薑晨說道。 薑晨不知道侯教授為什麼突然這麼說,他笑著回答道:“放心吧侯教授,我會的。” “薑晨啊,老侯說的沒錯,我也希望你不忘初心,在航天這條路上走下去,我期待你的表現,還有,明天彆忘了申請專利,你其實可以申請兩個專利,智能預測算法一個,代碼框架一個。”張長壽在旁邊也開口說道。 “謝謝張教授,我會的!專利晚上回去就寫申請。” “這實驗還是讓它跑著吧,明天出結果。” 跟之前一樣,需要大量的數據,才能驗證他程序的可靠性。 與侯教授約好明天去見李老之後,薑晨就回宿舍了。 晚上在宿舍,他本來是想抽時間看看算法的,不過還是專利申請材料比較重要。 整個專利申請,他基本上是借鑒網上的格式,先大概寫寫,等有時間拿給張教授看看,讓他幫忙修改修改。 第二天。 早上七點多,薑晨照例去往實驗室,雖然說現在他畢設代碼已經寫完了,可是論文還沒寫呢,他要去實驗室寫論文。 不過在實驗室門口,侯教授就直接把他攔下了。 “走,上車!”侯教授的車子,正停在門口,專門在等薑晨。 薑晨走了過去,看到是侯教授,也不多說,打開車門就坐了上去。 侯教授開車很快就出了學校。 “等一會見了李老,你不要緊張,他問什麼你就說什麼就行了,他還是很和善的。” 薑晨聽後也不說什麼,點了點頭。 其實他昨晚就搜過李嶽恒的資料,發現他不僅是華科技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副院長,曾經還擔任過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學家。 而且還是國家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的院士。 一生獲得的榮譽無數。 切切實實是一位航天大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