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你們3D打印部門有多少人?”薑晨轉而問道。
“目前隻有八個人,之前在燕京的時候,我們小組也就五個人,我們都是做算法出身的,他們都想留在燕京,跟著我過來的,就三個,其他人都是過來這邊才招的。”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跟袁年忠一樣,說走就走的,有些人家室什麼的都在燕京,讓他們來林合市出差一段時間還可以,常駐這邊,就不現實了。
“沒事,有什麼難題,都可以找總部那邊支援,還有部門建設也要加速,主研方向放在金屬3D打印上。”
薑晨又在廠子裡轉悠了一圈,交代了一些發展的細節之後,就跟李嶽恒一起回去了。
李嶽恒平時是非常忙的,今天能陪薑晨來萬型3D打印公司,主要還是這家公司以後可能會很重要。
“華科技那邊的技術人員什麼時候過來?”回到基地之後,薑晨來到李嶽恒的辦公室問道。
“說是明天。”
他們承接了華科技四十顆觀地遙感衛星的發射任務,但是他們公司沒有衛星發射的經驗技術。
尤其是一箭多星的技術,更是一點也沒有。
暫時來說,公司的研發力量不可能放在衛星發射上,所以這方麵的技術,隻能讓華科技支持。
“華科技的技術做到一箭四十星沒什麼問題吧?”
李嶽恒看著他笑了笑說道:“你覺得華科技的技術跟印度航天公司相比怎麼樣?”
“那肯定是華科技更強啊。”
這是毋庸置疑的,畢竟阿三現在還在籌劃著載人航天計劃,而華科技早已經實現了載人航天。
“他們都能做到一箭一百星以上,華科技會做不到一箭四十星?隻要運力足夠,一箭一千星也是一樣的。”
李嶽恒絲毫沒有為這件事感到擔心,在他看來這次發射任務,成功與失敗,關鍵就看他們火箭的穩定性。
薑晨這時候也就不多說什麼了,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中子吸附性材料的推導。
因為材料科學精品課程才上了一個小時的原因,這種材料到現在都快兩個月了,還沒有完成。
果然超越現實水平的材料,不是那麼容易完成的。
轉眼間一個月過去了,又經過一個月的努力,薑晨終於完成了中子吸附材料的推導工作。
這種新材料,使用的是碳化硼跟金屬鉻的混合物,比當前世界控製棒材料中子吸附性能高一倍有餘。
不僅如此,這種材料中子吸附的效率非常高,對於核反應堆的控製靈敏度,比當前世界控製棒,也要高一倍以上。
總的來說,這種材料可以完美勝任核動力發動機的反應堆控製工作。
材料推導出來之後,他交給幽浮下麵的材料公司去做了,等到成品做出來,就可以讓徐順武拿去具體做實驗了。
做出了中子吸附材料的薑晨,感覺心情大好,哼著歌就走出了自己的辦公室。
他進李嶽恒的辦公室從來不敲門,都是推門就進,李嶽恒也早就習慣了。
“看你很高興的樣子啊,怎麼,材料推導出來了?”
李嶽恒知道薑晨最近一直在被材料困擾,今天見他這麼高興,基本不用猜也知道怎麼回事。
“還是李老您了解我,配方我已經拿去讓公司做了,等到做出來就可以讓徐高工拿到任豐那邊實驗了。”
李嶽恒對於薑晨做材料從來不用實驗早已經習慣了,也不覺得驚訝。
“那這麼說來,你籌劃的核動力發動機,就隻剩下熱傳導這一個難題了?”李嶽恒也從自己凳子站上起來,走到薑晨跟前沙發上坐了下來。
“沒您想的那麼快,具體設計的時候還會出現很多問題的,前段時間徐高工又給我報了一個問題,反應堆的冷卻問題。”
核反應堆需要一套高效的冷卻係統,否則在運轉的過程中,溫度過高,首先是核燃料會融化,然後就是反應堆材料也承受不了這種高溫。
所以對於反應堆來說,冷卻係統至關重要。
“上次我不是聽徐高工說,冷卻係統跟熱傳導係統要做在一起嗎?”
李嶽恒麵露疑惑。
“是這樣,我們的想法是讓壓縮氫氣通過導管吸熱,一方麵進行熱能轉換,一方麵兼顧反應堆的冷卻。
但是這樣設計,比正常設計要難,所以現在不僅僅是材料問題了,設計上,也有困難,徐高工現在正在做這方麵的設計。”
李嶽恒點了點頭,核動力發動機可不是那麼簡單的,隨隨便便冒出來一個問題,都可能成為一座大山。
“那你接下來還要做材料的推導?”李嶽恒接著問道。
“對啊,導管材料還是得我來做才行。”
就在他們兩個聊天的時候,薑晨的手機響了起來,是陳澤宇打過來的。
“喂,陳叔。”薑晨接通了電話。
“薑總,我聽材料公司那邊的人說,你安排他們做一款新材料,是你一直在研究的中子吸附性材料?”
“是啊陳叔,不過我這邊剛剛做出中子吸附性材料,後麵又要做耐高溫+高強度材料了。”薑晨苦笑著說道。
像他這麼苦命的老板,真的少見。
“你還抱怨啊,作為老板,公司事物都甩手給我們,還不夠爽的你。
不過你們還要用到耐高溫+高強度材料?”
要說最忙的,陳澤宇跟李嶽恒肯定是最忙的,然後是各個部門的領導,比如侯雲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