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艙中有躺椅,共有三個,可以滿足三名宇航員側躺。
這種設計也是參照了人體力學,可以讓宇航員在麵對過載時,能舒服一點。
三人陸續進了座艙,各自來到自己的座位前,按照訓練的標準,他們開始檢查各個儀器是否正常。
侯雲龍一直在外麵觀看著,直到他們確認無誤,坐好之後,才讓人將飛船入口合閉。
與此同時,火箭整流罩也合了起來,整個火箭渾然一體,站在外麵,已經完全看不到飛船內部的情況了。
從這個時候開始,宇航員就開始使用火箭內部的生命保障係統。
這時候,測控大廳中的所有人,都能看到臥坐做飛船座艙中的三人,通過語音設備,可以跟他們交流。
“燃料加注怎麼樣了?”
侯雲龍回到測控大廳,火箭燃料的加注從起飛前三個小時就開始進行。
經過計算,整個加注過程要持續要發射前十分鐘才能結束。
“已經開始一會了。”李嶽恒一直關注著呢。
這時候薑晨抬頭看著屏幕上的三位宇航員,他們已經開始戴自己的宇航頭盔了。
座艙服的頭盔前罩是可以打開的,他們帶上頭盔之後,也不妨礙說話。
“這裡是指揮中心,是否能接收到語音?”
測控中心,負責語音通話的人開始測試跟宇航員的通話是否正常。
“語音接收正常!”聶海超開始報告。
“請彙報座艙參數。”
再次有人開口道。
當航天員進入到座艙,整個座艙被封閉之後,與外界環境就徹底斷了關係。
航天員的所有生理環境,全要靠座艙中的生命保障係統來維持。
“溫度253攝氏度,濕度424,空氣壓力9,氧氣含量20”
蔣俊偉開始一項項的把座艙信息往上彙報,雖然這些信息在測控中心都能拿到,但是必要的流程還是要的。
也是為了確保萬一。
薑晨也不說話,隻是坐在那裡看著三位宇航員,雖然這次登月,各方麵都經過了大量的測試。
但是誰也不能保證行動就一定可以成功,國那麼牛叉,死的宇航員不知道多少個。
希望他們都可以平安歸來!
時間慢慢接近十點十分,因為現在隻是三月份,天氣還不是很熱,即便太陽已經很高了,外麵觀看的人,也沒有感覺到熱的。
大家都在抬頭看著那枚巨無霸,有些人拿著望遠鏡,可以看的更加清晰。
“你說現在宇航員進去了沒有啊?”人群中有人開口問道,雖然很多人過來觀看,但實際上很多人都不是航天愛好者。
對於裡麵的門門道道也都不了解。
“當然進去了,宇航員在火箭發射前兩個半小時左右就要進入座艙了。
現在是在等待火箭加注燃料。”
旁邊有個明白人,聽到後麵有人問了這麼一個白癡問題,非常不屑的說道。
後麵的人是個自來熟,連忙往前走幾步,笑著說道:“大哥,我以前很少關注航天,銀河空間這一年多來在上輪番轟炸,我才開始關注航天的,你跟我說說白?”
前麵那人一邊拿著望遠鏡看著火箭,一邊開口說道:“你讓我跟你說什麼?”
“就說說這次登月,你覺得意義大不大?”
聽到這個外行的問話,他也不看火箭了,收了望遠鏡,轉頭看向他。
“兄弟,我跟你說,這次登月的意義,可不僅僅是完成我們多少年奔月夙願這麼簡單。
國深空之門計劃也在做了,而且看他們的架勢,目標似乎不止登月那麼簡單。
根據我的分析,他們說不定想建立月球基地,你想想國登月這麼多年了,月球月壤月岩的成分他們再清楚不過了。
換句話說,國已經掌握了如何利用月壤跟月岩製造需要的氧氣跟彆的東西。
而我們呢?我們甚至沒有從月球帶回來任何東西呢,這次登月至少將月球標本帶回來,才能計劃我們自己的月球基地。
這才是這次登月最重要的意義!”
這個航天愛好者非常自豪的給眼前的小白解釋著,這些消息可都是他長期混跡各大航天愛好者跟貼吧得來的。
這位航天小白像是獲得了什麼重大新聞,眼睛睜得老大。
“大哥,我們要建月球基地了?”
這位航天愛好者挺喜歡在小白麵前展示自己的航天知識的,接著說道:“建基地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但是隻要是航天大國,外星球基地建設不是肯定的嘛,現在是在做前期技術積累。
想要建立一座外星基地,你起碼得先弄清楚這顆星球上都有什麼資源吧?
然後才能根據這些資源製定計劃是不是。”
“哦,是啊。”小白喃喃自語。
“要開始了,要開始了!”
就在這時候,現場有點點騷動,很多用望遠鏡在觀看的人,都看到發射場的人開始往外撤離了。
這預示著火箭燃料加注已經完成,各項準備工作也全部完成,發射馬上就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