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人類壽命的問題(1 / 2)

薑晨去到了機器人設計部門,此時的機器人部門早已經搬到了林合市,部門成員現在成長到了三十多人,主要負責人是鄭高峰。

鄭高峰本來正在跟一個小組成員討論問題,見到薑晨進來,立馬停止了討論。

“薑總。”

辦公室眾人見到薑晨進來,紛紛開始打招呼,薑晨也都一一點頭回應。

當他走到鄭高峰跟前的時候,看到他們麵前擺放的圖紙,上麵畫的是一種類似於蜘蛛一樣的機器。

“高峰,之前安排工作的時候,因為太忙了,忘了到你這邊來看看,今天正好有空,就過來看看你這邊的進度怎麼樣了。”

眾人聽到薑晨的話,也都放下手頭的工作,領導過來,肯定是要視察工作的。

“薑總,目前那些材料製造機器我們還沒有辦法設計,現在在設計的是資源采集方麵的機器。”

薑晨內心一動,非常讚賞的點了點頭,先設計采集機器人就對了。

“怎麼樣,進展如何?”薑晨開口詢問道。

鄭高峰的臉色並不是很好,他搖了搖頭,然後說道:“以目前的進展來看,並不是很令人滿意。

月球上環境複雜,尤其是月海中,不要說采集礦石了,就是機器在其中正常行走,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很多礦石都被埋在月壤之下,並非裸露在外,挖掘也有很大的困難。”

“傳統的履帶式月球車不行嗎?”薑晨皺著眉頭,月球環境確實複雜,但是履帶車在上麵行走,問題應該不大吧?

“履帶式月球車行進範圍非常小,最多也就上百米,而且挑選的都是平坦地段。

因為我們的采集機器人不可能非常大,所以就算使用履帶車,也無法應對月球極度複雜的環境。

稍微陡峭一些,就有可能麵臨翻車的風險。”

履帶式的進行方式鄭高峰他們早已經想過了,用在月球車上或許還可以,但是要說用在采集機器人上,就完全不可行了。

“我看你們這圖紙上設計的蜘蛛形狀的機器人,這種設計方法可行?”

薑晨看向鄭高峰後麵的圖紙。

“我們這也是沒有辦法,嘗試使用仿生學,模仿蜘蛛的行進,看看能不能做出可以在月球自由行進的機器人。”

“有沒有樣品?”薑晨對這個機器人還是很感興趣的。

“有。”

這時候旁邊有另一位工程師從後麵拿出了一個樣品。

這個樣品的長相比較簡陋,上麵隨處可見各種線路跟開發板,樣品的大小直徑大概有一米,八個爪子支撐著整個身體。

“這個樣品是我們做的第一版,效果不太如意。”

這時候他們來到了旁邊的試驗區,這個試驗區不大,一共隻有十幾平米,裡麵高低不平,顯然是刻意模擬了月球表麵的環境。

這位工程師來到試驗區跟前,把蜘蛛機器人放了進去,然後拿來一個遙控器開始控製。

一開始蜘蛛機器人被放在相對平坦的地方,隨著控製,機器人八根爪子密切的配合往前走。

用肉眼看,機器人行走的特彆平穩。

前麵出現了高低不平的路段,蜘蛛機器人的爪子忽高忽低,用來平衡自身,走起來相對依然平穩。

但是前麵開始出現陡坡了。

陡坡的長度相對於機器人來說,要長的多。

結果蜘蛛機器人往前沒走幾步,就直接翻滾了下去,隻不過在滾到地麵之後,它本來是八腳朝天的,但是操控的工程師按下另一個按鈕之後,這個機器人的爪子竟然往下一翻,身體立馬又撐了起來。

這個蜘蛛機器人是兩麵的,哪一麵都可以朝上,所以不怕翻車。

“目前我們能做到的就這個水平,平麵上行走沒什麼問題,就怕遇到陡坡,下坡還好,可以直接滾下去,但是上坡就費勁了,上不去。”

鄭高峰在一邊給薑晨解釋。

“真正的蜘蛛,不要說爬陡坡了,就算是吊掛,也不是問題吧,你這個蜘蛛的八根爪子雖然有支撐力,但是卻沒有抓地力。”

蜘蛛雖然有八根爪子,但是每根爪子上,都有幾個倒勾,用來抓住牆麵或者岩石的小縫隙,加上它們身體輕盈,自然就很容易攀爬。

“這個我們也有考慮過,但是問題還很多,第一個是加上倒勾會使機器結構變得非常複雜,設計上要重新構思,還有一個就是月壤鬆軟,倒勾插入不深,抓地力不夠,插入太深,設計上就會更加複雜,現在我們就在討論倒勾的事情。”

薑晨點了點頭,他對於結構力學也了解很多,如果蜘蛛機器人攜帶了礦石,又要爬坡,那需要的抓地力是很大的。

僅僅依靠倒勾上的力肯定不夠。

“如果是個人,抱著一塊礦石爬坡,你覺得他能不能上去?”

鄧高峰不太明白薑晨為什麼突然這麼問,這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嗎?

“人跟機器不一樣,如果是人的話,依然存在滑下去的可能性,但是也存在很大的爬上去的可能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