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晨跟著陳克添,還有學校其他的教職工一起,把學校從頭到尾給逛了個遍。
“後麵的那塊地,現在也屬於我們學校了,新宿舍正在建,還剩下的地方以後用來建實驗室。”
對於一個高等學校來說,實驗室是至關重要的,隻有設備齊全的實驗室,才能留住很多研究型的人才。
“這些都需要陳老您多上心,我平時也沒時間打理這些事情。”
薑晨的時間有限,很多公司隻是名義上屬於他,但實際上他都很少過問。
“你放心好了,學校在我手裡,肯定錯不了。”陳克添倒是有信心,對於學校未來的發展,他早就有了自己的規劃。
以前在燕航的時候,自己很多想法都沒有機會實施,現在自己當校長了,而且薑晨這個校董也不問事,那他得好好發揮一下。
“以後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一些事情,研究型跟實踐型人才,要分開。”
對於很多知名度高的大學來說,研究型一直是他們的強項,做彆人做不出的東西,研究彆人研究不出來的理論。
但是還有一部分人,可能做不到在某個領域中引領潮流,他們隻能使用已經存在的技術知識,這種人才就是實踐型人才。
對於這兩種人來說,薑晨沒有覺得哪種好或者哪種不好。
實踐型再好,沒有理論作為支撐,那也就是紙糊的老虎,一戳就破。
“這個我自然明白,我們學校的教育方針就是邊實踐邊學習,當然在學習的過程中,各位教授要發掘自己學生的優點。
適合做研究,那就去實驗室做理論研究,適合做技術,那就去做具體的實踐任務,完全不努力的,隻能被淘汰。”
薑晨點了點頭,他又望了望這所學校,希望人類的知識能在這裡開花吧。
自己雖然掌握著係統知識,可是個人的力量畢竟太有限了,社會上各行各業,都需要技術升級,隻有社會成員知識水平的整體提高,社會水平才能提高。
“行了,今天我也來看了一遍了,開學的時候如果有時間我還會過來,沒有時間的話,就算了,你覺得自己能拿主意的,就自己拿主意,做不了主的,就給我打電話就行了。”
薑晨交代好了之後,就離開了這裡,回到了銀河空間基地。
今天,郝順國在基地熱試車平台測試火箭,薑晨回去的時候,他正在測試。
經過幾年的發展,銀河空間跟剛投入使用時候的樣子已經完全不同了。
最外麵已經拉起了院子,為了安全起見,院子的上方拉有電網。
大門足足有三十八米寬,確保任何型號的汽車都能行駛進來。
旁邊的一棟辦公樓現在也已經建好了,隻不過薑晨跟李嶽恒都沒有搬過去,覺得來回跑,麻煩。
現在基地配套設施非常多,後麵有一座火箭熱試車平台,挖空了一半的小山丘建起來的,穩定性跟安全性都很可靠。
除此之外,外麵還有露天試驗場,供各種航天器在空中的測試。
後麵還有一座倉庫,專門用來存儲銀河空間生產的發動機以及各種型號的火箭。
可以說現在的銀河空間基地,各方麵完美配合,當之無愧全亞洲最大的火箭製造基地。
薑晨來到火箭熱試車平台的時候,郝順國剛剛將一款助推器放置在平台上。
“薑總,我聽李老說你去學校了,這麼快就回來了?”郝順國看到薑晨過來,吩咐其他人繼續工作。
“學校那邊有陳克添打理,問題不大,我就大致看一看就回來了,你這邊是第幾次實驗了?”
“已經是第五次了,前麵兩次都沒出什麼問題,這一次如果測試還沒有問題的話,我想就不需要過多的測試了。
薑晨看著固定在平台上的助推器,這台助推器直徑兩米半,裝有兩台百噸級甲烷發動機,起飛推力兩百噸。
最主要的是,這台助推器上不管是發動機還是內部結構,全部安裝了聲波處理係統。
預計可重複使用五百次以上。
“還是多測試一下,也許還會有什麼問題,是你沒有發現的。”
薑晨沉聲說道。
他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他有一個任務,就是讓他製作一款可重複使用的航天器。
現在銀河空間製作的可重複使用航天器很多,郝順國負責的可重複火箭。
侯雲龍負責的可重複使用飛船,以及沈君負責的可重複使用登月艙。
但是現在,係統並沒有提示他任務完成,有可能是他們三個的航天器全部都有問題。
還有一種可能是,侯雲龍跟沈君設計的飛船跟登月艙,在係統看來,不能當做完成任務的標準。
隻有郝順國設計的可重複使用火箭才行,這麼看來的話,他這款火箭,還是存在問題。
“目前助推器確實問題不大了,芯一級跟芯二級的回收設計,還需要再做修改,今天上午空投實驗的時候,出了故障。”
他們在測試各級回收的時候,使用的是飛機空投的模式,模擬各級分離後的場景。
然而芯一級在上午的測試中,出了點問題。
“八月二十號計劃就要開始實施了,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大不大?”薑晨有些緊張的看著郝順國,在這個節骨眼上,可不能出任何問題。
“問題不是很大,平衡係統出了點問題,已經做了緊急修改了,現在正在製造相應的配件。
明天上午會再一次空投實驗。”
郝順國並沒有表現的很緊張,說明他對這個問題還是比較有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