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5章 蓄電瓶(2 / 2)

大國軍墾 大強67 4435 字 9個月前

電瓶,也稱蓄電池,是一種儲存電能的裝置,能夠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它由一些化學反應產生的電子組成,可以用於給各種設備供電。

1860年普蘭特送給法國科學院一個9電池的蓄電池組,並做了題為“一個新型奇特的具有巨大能能量且可回複的電堆”的報告,這一報告確認了鉛酸電池的誕生。

普蘭特電池比能非常低,這說明容量和電極表麵有線性函數關係。

1880年,富爾(Faure)提出了一個更先進的想法,期望減少硫酸和鉛氧化物混合製成膏狀物,再將膏狀物塗填在鉛網格上。

當充電時這些物質很容易轉化為活性物質,這樣形成的活性物質結果實際性提高了電池的比能。

這一工藝的開發,是鉛酸蓄電池真正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期。

至1881年,斯文(Swan)用板柵代替鉛板,色隆(Selln)又引用了Pb-Sb合金板柵,因而改善了板柵的機械強度。

這些工藝的改進,為後來製造鉛酸蓄電池奠定了工藝基礎,這都是100餘年前的事情。

隻是過去了這麼多年,雖然人類對於電池這種東西一直沒有停止探索,但也隻是把它當做一種蓄電產品來研究。

而蓄電瓶的材料一直隻限於鉛酸,而這種材料雖然安全可靠,但是同樣也有了很大的局限性。

那就是儲電量低,充電時間長,作為各種發動的的點火,照明之類的作用夠用,但是若想把它變成動力,那簡直不可能。

這個專家小組,王麗娜選拔的都是年輕人。

她這個人有一個毛病,一直不太尊重老專家,雖然他們經驗豐富,但是同樣也容易犯經驗主義的錯誤,限製了很多東西。

王麗娜覺得,研發這種事情,就該天馬行空,打破固有的理論和思維,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所以,她的這支團隊,年齡就沒有一個超過35歲的。

而這個團隊的中間力量,是一個叫王楠楠的27歲姑娘,和一個三十四歲的,就寧肯的男人。

王楠楠畢業於西安交大,寧肯畢業於中國科技大。他們都是畢業後自願來到軍墾城工作的。

寧肯是被伊萬很器重的人,王麗娜要人的時候,讓伊萬頗為不滿。

倒是王楠楠沒費啥勁,倪老覺得這丫頭天馬行空,有時候根本不遵循科學規律。

作為軍墾城的功臣加元老,王麗娜的突出貢獻雖然不是研發,但是軍墾城產品能走向世界,有她一半的功勞。這樣的人,咋可能沒有眼光?

不過倪老和伊萬對這件事倒是並沒有在意,覺得這丫頭就是胡球折騰,反正她又不缺錢,讓她玩吧。

團隊一成立,王麗娜開的第一個會就是打雞血。

“你們不要考慮成本和時間,咱們最不缺的就是錢。”

“不過你們如果一個月出成績,我每人獎勵你們五百萬,三個月出成績,獎勵三百萬,半年出成績獎勵二百萬。一年以上,隻能一百萬了……”

眾人“……”

這尼瑪糊弄傻子呢?啥項目能一個月乾出來?

這個事情本來就是準備顛覆前人的認知,又不是大白菜,燉燉就可以吃了。

不過年輕人就是年輕人,寧肯和王楠楠對視了一眼,攥緊了拳頭,偉人一句話說得好:

“人定勝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