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身體一直很好,退休後也沒有跟彆人一樣,在那裡養老。
雖然沒有任何職務了,但也沒有忘了自己的初心,經常在軍墾城各處轉悠,看出毛病,給現任領導層提提建議。
到了這裡他是如魚得水了,索國雖然不大,但是也比軍墾城大多了。
而且這裡也跟他們剛進疆的時候差不多。條件是那麼艱苦,這反而讓他覺得如魚得水,有了一展抱負的雄心。
其他老同誌們跟他也差不多,唯一區彆就是人家晚上要陪老婆睡覺,隻有他孤家寡人。
後來他乾脆不回住處了,在哪個工地忙碌,就住哪個工地附近。
這裡是首都,如今治安良好,楊三對於他們也就放了心,不再整天盯著了。
劉慶華在這裡,唯一的不習慣就是飲食,那個西馬他是在吃不下。
雖然玉米麵他沒少吃,並不討厭,可是這種做法,他真的挺難接受的,你們就不會貼餅子或者蒸窩頭嗎?
他喜歡住一些家庭小旅館,倒不是為省錢,要是省錢回住處就行了,那裡是索國最豪華的酒店。
他喜歡生活氣息濃一些的地方,也就是煙火氣。
如今他們駐紮的工地,是一棟綜合性的大樓,下麵是一個大的商場,上麵是酒店。
這個工地是要建設成兄弟城地標式的建築,所以對工程質量把控要嚴。
三十層的建築,這在整個索國還是第一棟,雖然這高度,對於軍墾城就是小工程,但是劉慶華不放心啊。
主要是施工單位是本地的工程隊,對於這麼高的建築,他們還是第一次承建。
所以,劉慶華才會吃住在工地上,楊三為這個事也跟他談過。
之所以選擇本國建築隊,就是因為想培養一下,畢竟不能任何事兒都靠對國外招標吧?
那樣成本高不說,自己業發展不起來吧?
對這事兒,劉慶華是非常支持的,整個兵團建設初期,哪一樣不是自力更生建設起來的?
於是,劉慶華成了這個工程的質量總監,負責這裡的質量和安全。
因為並沒有什麼先進的設備,所以,這裡的建設大部分還是靠人工。
每天那麼多人在工地上上上下下,安全問題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劉慶華和十幾個老同誌都在這裡,如今這棟建築已經建了二十層了。
他們每天做卷揚機上去,分彆把守幾層,確保不出任何問題。
劉慶華住在工地不遠處的一個小旅館裡麵,這是一家白人家庭。
在索國,白人就如熊貓一樣的存在,很少能看見。
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在這裡生存下來的,要知道,在一個黑人國家,白人也同樣會受到歧視。
之所以住在這裡,就是因為有一次劉慶華過來吃飯,看見幾個黑人青年正在這裡搗亂。
老板是一個70多歲的白人,帶著兩個女兒,可能老婆去世的早,兩個女兒年紀也隻有十七八歲。
他們做的是白人飯,也就是麵包和和一些沙拉,偶爾會有一些烤肉,可能是因為沒地方去買吧。這個就憑運氣了。
老板會釀酒,而且手藝非常不錯,他的酒跟本地渾濁酸澀的果酒不一樣,這也是他能在這裡站住的原因。不然早就餓死了。
劉慶華喜歡喝酒,所以也經常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