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北疆的土壤結構,王淑琴曾經做過一些調查。雖然地大物博,但是相對而言,真正可耕種的麵積並不多,大部分都屬於鹽堿地和沙土。
這些土壤雖然能夠改良,但是要付出的代價無疑也是巨大的。
想當初王將軍入疆,帶著戰士們付出了多大代價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可惜某個特定年代之後,一切都停滯了。
到了現在,可耕種麵積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一部分是因為沙化嚴重,另一部分是人員的流失,人都走了,咋可能還有人種地和放牧?
當然,被放棄的土地不可能是好地,不然按照中國人的傳統,咋可能好好的土地就那麼被撂荒?
不過這話也不絕對,目前內地也有了這樣的趨勢,很多偏遠山區的人,年輕人已經逐漸去往南方沿海城市打工,家中隻剩下老人和孩子。
主要是糧食的豐產讓價格迅速走低,靠種地根本無法滿足家庭生活的需要。年輕人隻好去打工維持生計。
出去的時間長了,外麵繁華的世界讓他們已經沒有在麵對家鄉貧窮的勇氣。便由最初的出外掙錢變成了定居。
到了後世,出現了許多一個村子隻有幾個老人的情況。很多蓋的非常好的宅子也沒人住了。
這些宅子都是年輕人在外麵掙到錢,回來修建好光宗耀祖的。
隻是蓋好之後他們才發現,他們已經回不到故鄉了。不是有人不讓回來,而是根本無法適應祖輩賴以生存的方式了。
他們可以吃苦,但不想下一代再過這樣的日子。所以隻能逃離山村,來到大城市。
雖然在大城市他們可能會受到歧視,遭遇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但是那又怎麼樣呢?至少要比在家鄉過得好多了。
王淑琴看到了這些事情,但是北疆不是彆處,而兵團更不是普通的老百姓,她不會任由這些事情的發生!
上級之所以把她調過來主抓生產工作,就是因為看到了她在軍墾城做出的巨大貢獻。
雖然那是兩代人努力的結果,但是很多事情是跟領頭人的掌舵是分不開的。
如今吳天明已經二線了,他也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這個在軍墾城成長起來的年輕乾部身上,希望她能把目前整個兵團所麵臨的困境改變一下。
王淑琴是個話不多的人,上任之後先是一頭紮進資料堆裡,開始了解各師和各團場的具體情況。
然後根據掌握的情況開始去下麵巡視。她的每一次巡視都記錄了大量的日記,把實際了解到的和上麵彙總的做了比較,儘量讓情況詳實起來。
這一輪下來,耗費了大概一年多的時間。讓一些人頗有微詞。
要知道體製內是一個論資排輩的地方。一旦有了空缺不知道會有多少眼睛盯著呢。
那麼多比王淑琴資格老,工作經驗豐富的人都沒能上位。結果這麼一個下麵來的乾部就這麼就職了,咋可能不被某些人記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