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眼間,一個小時的時間過去。
唐家灣千米外,農田上的秸稈被捆成一捆捆,五六捆成一垛。
某個秸稈垛的一側,幾歲十幾歲不等年紀的小孩圍坐在一個火堆旁,身上穿著自家縫補的棉衣棉褲,小棉鞋的鞋麵上還沾著泛黑的積雪,一隻隻小黑手靠近火堆。
這個年代的小孩就是這樣,無論春夏秋冬,天氣如何,都阻擋不了他們三五成群的聚堆玩耍。
“等會,就你手快,一會都有的吃,保準你們小肚子吃的滾瓜溜圓,先聽我說幾句。”唐浩在這群小孩中間罵罵咧咧,整個一個孩子王。
這群小屁孩對他是言聽計從,一個個眼巴巴的看著唐浩。
唐浩從懷裡掏出拿包辣條,拿出一根,分成好幾段,分給這群小孩,然後問道:“好吃不?”
零食在小孩眼裡哪有不好吃的,這群小孩異口同聲:“好吃。”
“肯定好吃,城裡小孩都吃這個,辣條配烤魚更好吃,彆說我坑你們,我這也是花錢買來的,好東西跟弟兄們一塊分享,一毛錢一根,咱村裡頭也一毛錢一根,不虧吧。”唐浩問道。
“不虧,浩子的辣條比村裡老張頭家賣的好吃,他家也一毛錢一根。”小六子直呼唐浩的名號。
嘗過了辣條的味道,有小孩掏出一毛錢給唐浩:“浩子,給我來一根。”
“得嘞您內。”唐浩收下一毛錢,把辣條給那小孩,提醒:“先彆吃,你要是先吃了,一會魚烤熟了,你就隻能看著我們吃了。”
對於沒拿錢的小孩子,唐浩也不忍心讓他們瞅著自己吃,他還有另一個辦法:“沒拿錢的沒事,你可以先賒著,這回我把辣條給你,下回你再想吃,得先把這回的錢補上,這回算我借給你吃的,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有時候小孩比大人誠實可靠多了,大多數小孩欠了賬能惦記著好幾天睡不著覺。
其次,一包辣條一塊六七,一包裡麵有二十二三片不等,就像大哥唐建國昨天說的那樣,做生意要講究細水長流,開了葷的小孩,哪有不惦記肉的,這次賠了,早晚能賺回來。
吃完了,玩夠了,這幫小孩也就散了,唐浩與這群小孩約好,再想吃好吃的就拿錢去他家。
俗話說積少成多,今個是包辣條,明個再添個彈珠,小本生意得一點點壯大成小賣部。
唐浩走進家門,撞見老媽跟大嫂在洗衣服,多嘴說了句。
“媽,我這件以上沾了點油,您給洗洗唄。”
結果這句話被老爹聽了去:“甭給他洗,啥活也不乾,衣裳倒比乾活的還臟,要洗自己洗。”
老爹想了兩天,覺得唐浩能走上正道,和自己的教育脫不了乾係,就說明自己整天對唐浩的大呼小叫,才把他扳回正道上來的,所以他和唐浩的相處模式就沒有錯。反正他也習慣了,一時半會都改不掉,與其是憋著難受,不如就不改了。
當媽的小聲說道:“你這衣裳上個星期剛給你洗過,明個就過年了,你穿啥,等過了年再說。”
唐浩問向大嫂:“嫂子,咱中午吃啥。”
大嫂對唐浩的成見肯定比唐浩父母多,她可不信狗能改的了吃屎,可又拿唐浩沒辦法,自己的男人就跟讓唐浩灌了**湯似的,有意見也不敢再說。
“吃切麵,媽說當你回來再做,不然就不好吃了。”
以前的唐浩錯過了飯點,吃的都是溫在鍋裡的飯菜,一家人能等他吃飯還是頭一遭。
唐浩的肚子早被那幫小孩從家裡偷出來的花生土豆紅薯這些土產給填飽了,午飯就象征性的吃了一點點。
剛吃過午飯,唐浩琢磨著躺炕上睡個午覺,就聽到門外有人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