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小手表自行車(1 / 2)

() 似乎每個村都有那麼一顆老樹,最能聚人氣。不管春夏秋冬,總有一幫人在那嘮家常,一群小孩子圍著樹打圈圈。

唐浩走進人群裡,先是打招呼:“叔嬸子們曬太陽呢,我坐這歇會,趕了一天兒的路走累了。”

唐浩看著一塊乾淨的石頭,準備坐下去。

這時候,一個老漢把自己的板凳遞過來:“來,把我板凳給你坐,我進屋再拿個去,剛過年,雪都沒化完,石頭上涼。”

“謝了叔。”唐浩坐在板凳上,把手上的麻袋揣進懷裡,讓人以為是好東西,因為按照農戶的思維,家裡的麻袋都是放玉米花生的,大冬天拿來坐一坐,總比坐冰涼的石頭好。

“你這麻袋裡是啥東西啊,還跟寶貝似的護著。”

唐浩故作突然一愣:“啊,我是個賣衣服的,這不是走了一天了,剩個十幾件衣裳,準備往回走呢。”

小孩子一聽到衣服,圍了過來:“你這啥衣裳,給我們瞅瞅唄。”

唐浩小心翼翼的打開懷裡的麻袋,拿出裡麵帶包裝的衣裳:“毛衣,過兩天脫了襖子穿正合適。”

年紀大的老漢隔著包裝捏捏裡頭的毛衣,縣城的款式肯定比集市上的花樣好看,農村人不講究花樣,隻講究暖和便宜,若是同樣的價格,就講究個花樣了。

“你這多少錢一件。”

“賣五塊錢一件的,就剩下這十幾件了,有看上的,四塊五一件賣給您了,最後十幾件了,成本價,不值當再倒騰了,本來是想拿回去了。”唐浩說著,打開包裝,遞給老漢:“廣州那邊進過來的貨,還是我去市裡跟我堂哥要的貨呢,您瞅瞅。”唐浩指著衣服胳膊肘的位置,有小一層皮質料子:“這可不是補丁啊,您把衣服翻過來,裡頭衣服是好的,咱都是莊稼愛人,乾活容易磨到,多加了一層料子,結實。”

唐浩巴拉巴拉的說了一大堆,終於有人動心了。

“料子是挺厚實,這針腳還不如我婆娘縫的結實,四塊五貴了,四塊,你還有得賺。”

“四塊我是真賺不到了,就這點貨了,跟您說實話,我三塊八進來的,賺兩毛錢,腳上都磨了泡了,您總得讓我賺點。”

有人笑道:“賺兩毛是兩毛,你要是不賣,還賺不到這兩毛錢呢。”

唐浩實在為難,指著一個方向道:“我剛從那個村過來,賣了七件還是八件,都是四塊五賣的,要是您穿出去有人問了,就說四塊五買的,不然我往後不好做生意。”

“知道知道,說好了四塊,我家給你拿錢去。”

唐浩不情願的點點頭:“得,等著您。”說完對周圍人為難:“我這真不賺錢,鎮子上衣服還七八塊呢,我這四塊,折了個價。”

人群中,一個年輕人觀察著唐浩的麻袋:“你這裡頭有女人的嘛?”

有人一聽,打趣道:“你這是給你未來媳婦買的吧,還沒過門就對人家這麼好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