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這老頭這麼大的氣性(2 / 2)

東西屋突破老一輩子印象的大窗戶,晨陽撒進屋內的炕上,那是唐浩想要的靜謐安逸。

堂屋是唐浩自己選的兩開門,一進屋,就能看到東西屋的兩個灶台,略過灶台,東西北三小門,北麵通往後院,已經被老唐頭與老媽收拾妥當,種的菜冒出了嫩芽。

一個上午的時間,在搬家中度過,東屋為正主的屋子,作為新房子的正主肯定是要唐浩去住的,不知道老爹是哪裡聽的胡話,唐浩是新房子的正主,沒有結婚,住進來的夫妻不能同住一間屋子,生生把大哥唐建國與嫂子分開,東屋是爺三,西屋是媳婦與婆婆。

把東西搬進來後,唐浩就撒手不管了,按照唐浩的安排,在廂房靠近南麵那麵牆,敞開了一扇窗的缺口,留著唐浩開小賣部用。

唐浩把昨天帶回來的零食擺上櫃台,一些生活用品等著日後再補,至少小賣部的形已經有了,取名:唐老二小賣部。

就這樣,村子的孩子早上討要的紅包,不出半天的工夫又給唐浩送回去了,一幫子小孩在唐浩小賣部門口摔牌,彈彈珠,好不快活。

嫂子在家主動應下了唐浩小賣部的差事,她反正也沒旁的事乾,坐在小賣部幫忙賣點東西,空閒時候納納鞋底,唐浩為此還在院外搬了幾塊大石頭,以方便附近婆娘來嘮家常,久而久之,唐浩要把小賣部打造成村裡最具人氣地方,農村的夏天晚上,村民一吃完飯,拿著小板凳,聚集到一塊嘮嗑,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家裡的事情,唐浩做起了甩手掌櫃,悶在家裡一上午,一吃完晌午飯就跑去了山上盯工。

兩個大棚都已經到了收尾這一步,老彪與孫大權兩個包工隊互相看不過眼,聽大哥唐建國說,這兩夥人隔三差五就要打一架,打過架之後唐建國去問,又不承認打架,讓人既好笑又無奈。倆人明明沒什麼大仇大怨,就是互相看不過眼,將同行是冤家這個句話解釋的透透徹徹。

唐浩表麵上要說:“你們兩個和平相處,要互相幫助。”

實際上他們越是看對方不順眼,養殖場的工期越短,這也是唐浩選中兩人的良苦用心。

人開心了,這時間就過的飛快,太陽一升一降,一天時間就過去了,唐浩還感覺自己什麼都沒乾呢。

回去的路上,不知不覺走到了老房子,老房子已經空無一人,全家人都在新房子裡熱鬨。

折返回去,路過老張頭家小賣部,聽到咿咿呀呀的戲曲,一群人聚在老張頭小賣部門口,沒人嘮嗑,戲曲聲音是從老張頭小賣部裡傳出來的,聽聲音裡摻雜著的雜質不難猜出來是錄音機播放出的效果,聚在小賣部的村民都仔仔細細的品著錄音機裡的戲。

唐浩不是戲迷,好奇的停留了兩三秒就回家去了。

家裡的老唐頭可就不舒服了,以前是沒本事比,現在自己住上的新房子,比村裡人都要風光咧,那攀比心就上來了。

還沒進院子,在門口就聽見老唐頭抱怨:“不就是有個錄音機嘛,有什麼了不起的,改明,我讓我兒子給我買個更好的錄音機,我天天放,白天放晚上也放,臭顯擺個啥子,唱的跟拉不出屎來似的,有能耐比誰家兒子有出息?他兒子見了我兒子,還不得搖尾巴。”

好家夥,這老頭這麼大的氣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