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唐浩,村長低著頭笑盈盈的:“唐家老二啊,你啥時候回來了,進來說話。”
“昨個晚上回來的,村長你洗頭呢,我也沒大事,我是來跟你說一聲,我養殖場不剛建起來嘛,該扯電線了。”
“電線買好了不?”村長抹著不斷往臉上淌的泡沫說道。
“買好了,擱家裡放著呢,就等著電工扯電線了。”唐浩道。
“好嘞,叔洗完頭去找劉工(電工),今個就給你扯上。”
“謝了叔,我讓我媽在養豬場等著了,我還得忙彆的事去。”
“去吧去吧。”村長擺擺手,泡沫都流進眼睛裡了。
唐浩走了之後,村長猴急的回到堂屋裡,首先洗了把臉。
找完村長,唐浩又去了一個農戶家裡,村裡的井水不說全村,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家都是他挖的,養豬怎能沒井呢。價錢給到位了,井也就到位了。
之後挖井的農戶帶著唐浩又去了兩戶村民家裡,水井的事算落實了。
其實早在養殖場動工時候就該挖井的,唐浩也給了老唐頭幾千塊錢預備著,老唐頭不舍得花錢打井,愣是從附近村民的井水裡打水,給了倆月的電費錢。
做好這些後,唐浩本想騎車去找後店子村的李大旺師傅過來的,唐建國上班把自行車騎走了,唐浩隻得把牛車套上,嘎吱嘎吱緩慢的去了後甸子村。
等唐浩到的時候,李大旺正在家裡喂雞,穿著磨損露眼兒的紅色背心,大褲衩,小布鞋。
“咕咕咕咕……”全國上下的喂雞都是這個聲音,叫貓叫狗都是‘嘬嘬嘬’,在整個交通不發達的年代,神奇的做到了全國統一。
唐浩停下牛車,手扣住刹車的把手,挑長聲:“於……”
牛車穩穩的刹住。
唐浩跳下牛車:“大旺叔,我場子建好了,得請你給我取指點指點。”
李大旺在院兒裡,倒下一盆乾食兒:“養豬還有啥好指點的。”李大旺畢竟是要去養豬場工作的人了,早就去過好幾次,摸清了底細。
“頭一遭養豬,試著養個一百來隻,我這外行人,操持的哪有您那麼全乎,打今起,您就上班了,往後您可閒不得了。”唐浩說道。
李大旺把手中的空盆放到豬圈牆上:“啥?養一百來隻?”
“對啊,先試試水。”唐浩以為李大旺嫌少。
李大旺重重的咽了口唾沫:“你是真不嫌掙的多,你這娃子,要是賠了,你怕是要光屁股溜。”
“不是有您坐鎮嘛,賠了算我的,咱爺倆一塊把養豬場做大做強。”
李大旺思考了一下,之前擔心唐浩不來找他,現在有開始擔心自己乾不好:“這麼著吧,我一個人總有想不全乎的時候,我還認識個人,把他也請你養豬場去,以前生產隊,跟我學過養豬的後生,叫張寶樹,四十來歲。”
“四十來歲,正當年,人家沒上個班啥的?”唐浩問,正常情況下,這年紀,正是給兒子咱老婆本的年紀。
“那不能,張寶樹這人倔脾氣,不愛跟人打交道,是個養豬的能耐人,要是彆人,還真不一定請的動他,我給你說道說道,他肯定樂意來,以前我跟他搭過活。”
這人啥毛病,養豬的能耐人,愛跟豬打交道,不愛跟人打交道,有這樣的人,莫不是這老頭想拉關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