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豬場正式建成,從村子遠遠望去,弧形屋頂下,一排排大寬的窗戶,窗戶下麵的牆壁上,被村長刷成了大紅色標語,正好兩個豬棚:誰脫貧誰光榮,誰戀窮誰無能。
連著豬棚朝向東的圍牆中間,一個三米款的大柵欄門,鐵匠在門下焊了個輪子,兩扇大門一人就能推動,門上是一塊大木牌,唐浩站在門口好一頓研究都沒研究明白,那到底是個啥字體,最後李大旺告訴唐浩,那是村長寫的字,村裡木匠刻的字形。
唐浩走入院內,李大旺誇讚道:“幸虧孫大全聽你的話,往外拓寬了兩米多,這養豬場看著敞亮。”
養豬場門朝東,進門南麵便是豬棚,兩個豬棚在一條線上,東北角挨著大門的位置,是三間平房倉庫,倉庫僅占了四分之一的位置,剩餘四分之三的位置空閒著,已經被李桂蘭等小工鋪平整,角落整整齊齊碼了一摞施工剩下的紅磚,這塊空地留著日後用作他用。
在北麵牆還開了一個兩米寬的小門,連接兩座山,方便圍養,前麵門人車走,後麵門留豬走。
唐浩再去看看豬棚裡的兩隻小豬仔,比唐浩買回來時大了一圈,豬圈地上平鋪了一層摻雜著沙子的乾土,豬食槽裡留著部分啃食過的豬草。
李大旺介紹:“豬草是桂蘭去山上割回來的。”
唐浩回頭看看在七個小夥子旁邊的李桂蘭,李桂蘭的小臉上被豬食沾了一滴,像極了媒婆。
“乾的不錯。”唐浩誇讚。
李桂蘭咧著一張嘴,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那張嘴有點像小兵張嘎裡的英子,單純帶點蠢。
李大旺看唐浩還算滿意的樣子,是對自己工作能力的肯定,把小工們轟去乾活,他小心翼翼的說:“唐老板,我之前跟你說的張樹奎的事,你琢磨著咋樣了?”
李大旺要是不提,唐浩早忘了:“這人真有你說的這麼神嘛。”
“神著呢,他能跟豬嘮嗑。”
唐浩輕笑一聲,表示不信,但還有點好奇:“行,既然是李師傅舉薦的人,我給李師傅個麵子,讓我看看這人到底有多神。”
“那工資……”李大旺話說到一半,沒繼續說下去。
“要是真這麼神,工資和你一樣。”
“得嘞,我下了班就去找他。”李大旺一張老臉笑開了花,唐浩是不懂倆大老爺們之間有多深厚的友誼。
養豬場到了最棘手的事情上了,小豬的來源,唐浩早就做好了調查,整個縣裡還沒有人大規模養殖豬,甚至是整個市,都沒有養殖超過五十隻的豬棚,從外地運豬源,豬太小,風險係數太大,選成年種豬,成本又抬高,形成一個生產鏈,所需的時間會更多。
唐浩既然蓋了養豬場,他就有了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