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這個養殖場有點奇怪(2 / 2)

“白花豬,這種豬偏脂肪型,出欄時間大概是五六個月,不光是我們這裡,一般的大城市賣的肉都是這種豬,中規中矩吧。”

李桂蘭點點頭:“我知道這種豬。”

張萬裡眨著一雙眸子:“你咋知道這種豬的?”張萬裡都不知道養豬場裡的豬種叫什麼,在他的認知裡,豬就是豬,沒有品種之分。

“飼料廠的袋子上有寫,你沒注意。”

自從李桂蘭學著認字,隻要自己能見的到的字,都會記下來,豬飼料的袋子她肯定不能放過。

在王富的養殖場逛了一圈,唐浩總結就幾個字:培育型養殖場。

說白了就是與農科專家合作的一個養殖場,唐浩的養殖場雖然小,貴在精,王富養的牲畜種雜,唐浩隻養豬,雜貨攤和專櫃的區彆。

王富是個好的商人,確不是個好的養殖戶,在未來,他一定是第一個嘗試機械化飼養的老板,一定是。

王富這一招,唐浩不學,在未來生活中,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已經不再是吃飽穿暖能解決的問題,對於口感與品質,有著極大的要求。

王富屬於走量型,唐浩屬於走質量型。

唐浩敢肯定,論口感,這些豬一定沒有他養豬場裡的豬好吃。

李桂蘭是個很能說的女娃,在王富的介紹下,很快就與負責養豬場的專家打好了關係,專家看在王富的麵子,講解著白花豬的一些飼養細節。

讓唐浩養一隻豬還行,這麼多豬湊在一起就不行了。

跟在王富身後,聽著王富滔滔不絕的理論,有道理的沒到道理的,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在長篇大論的一個多小時候,終於談到了合同。

“浩子,不瞞你說,我們廠子裡的豬對飼料的要求算是高的,如果這批飼料的品質沒有任何問題,我有想法將我的牲畜場的飼料都包給你們一家,我也看了你們的磨具,可以生產牛羊飼料。”

“我們廠子出的飼料百分百的沒問題,就是到貴飼料廠的飼料,你讓我吃都沒有問題。”唐浩打包票。

“好,有魄力,期待我們後期的合作。”王富又開始官場上的派頭。

唐浩老實覺得這個王富不像是生意場上的人,從第一眼起,就不像是生意場上的人,到了他的飼養場,就更不像了,一切都循規蹈矩,按照規章製度的流程來走,養個豬也得按照安排好的時間點來喂養,這個人強迫的有點可怕。

李大旺有時候上山溜豬,豬開心了,晚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喂豬,都是常有的事情,王富是按時按點的,更像是從某個管理單位出來的人,這年頭下海經商的人很多,下海養豬的人,還是頭一次見到。

甭管人家是怎麼管理的,唐浩的目的隻是把手裡的豬飼料給賣出去,旁的事不該是他該操心的事。

雙方都有意促進合同的簽訂,很快就把合同擬定好了,簽訂合同的環節,王富還請了不少人見證,已表示具有了法定效應。

拿到了飼料的合同,並且還拿到了預付款,唐浩自然是開心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