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夜後,萬籟俱靜,東京城內陷入漆黑。
神侯府某處院子裡,一扇門被輕輕打開,從中走出一個纖細修長的人影。
還不等完整的身形在夜色中顯露出來,緊接著,像是眼花了般,空氣中突然憑空凝結出層層飄渺的水霧,將那道人影包裹在其中,從外麵看時,猶如水中望月,霧裡看花,隱隱綽綽的,很不真切。
下一瞬,被層層水霧包裹著的人影突然躍上夜空,向著皇宮的方向一路疾飛而去。
皇宮內守衛森嚴,禁軍重重,還有值夜的宮女太監。不過這些守備力量大部分都集中在宮門和宮牆那一帶,皇帝寢宮這邊反倒不多。
誰也沒有發現,那團溶於夜色的水霧,就像透明了般,乍眼一瞧,極其容易被忽略過去。
小七找了一圈,摸進趙佶的臥房裡,將還沉睡著的他從被褥裡拎了起來,帶著他一路向上騰空。
趙佶被提著後衣領子,一路掙紮尖叫,飛到底下的宮殿看著隻有巴掌大時,渾身顫抖得幾乎要暈厥過去。
他不停喊著來人護駕之類的,不過隔著一層封印,什麼聲音都傳不出去。
小七很有耐心地等著他尖叫結束,終於停下來了,才溫和地說道:“宋皇不必驚慌,吾乃九重天宮上的仙人,能預知後事三百年,昨夜於夢中窺見一場大禍,特來告知宋皇。”
趙佶始終閉著眼睛不敢往下看,身體抖得跟篩糠似的,哆哆嗦嗦地問道:“敢、敢問上仙,我大宋有何禍事?”
小七平靜說道:“再過五年,大宋將亡於趙桓之手。”
她在自己麵前纏繞了一層又一層水汽,聲音透過一些水膜傳出去,顯得很是飄渺,就像從十分遙遠的地方傳來的,有股仙音嫋嫋的味兒了。
“什麼?!”趙佶聞言大驚,亡國的驚恐暫時壓過了身處高空的恐懼,“上仙,這話又是從何說起啊?”
小七鬆手,讓趙佶站在一塊純水凝聚成的平台上,居高臨下地看著他,道:“吾於夢中預見,宋金聯合滅遼後,金國日益壯大,隔了兩年便南下侵略大宋,宋皇為逃避責任,將皇位禪讓於太子趙桓,隻可惜,趙桓是個千年難尋的庸才,不到兩年的時間,大宋江山就這樣葬送在你們父子二人手中。”
趙佶瞬間癱軟在地,目光呆愣,完全沒有從這些信息中反應過來。
小七之所以敢玩這一出,是因為趙佶本身就是個迷信道教的皇帝,讀過不少談鬼說神的道家之書,人生理想之一,就是有朝一日能得道成仙,眼下讓他親身飛上高空,他對自己的話不可能不信。
所以他和趙桓後來才會搞出“施六甲之法以生擒金二帥”的鬨劇,寵信一個叫郭京的道士,對方聲稱可以借來天兵天將,來擊退金兵,稍微長了點腦子的都知道這又是一個騙子,但趙佶父子二人深信不疑。
若不是礙於神侯府的人,她倒是想直接把宋徽宗和宋欽宗這兩個禍害悄悄弄死了事,然後讓趙楷上位,北宋江山絕對可以再延續好多年。
但無情他們太聰明了,若真的動了手,頭一個被懷疑的就是自己,天底下能無聲無息做到這一點的,她絕對是頭一名。
忠君愛國的思想根植於他們腦海,哪怕皇帝不成器,他們也隻會儘力規勸輔佐,卻從不會有自己這樣大逆不道的念頭。
她敢保證,頭腳弄死趙佶和趙桓,後腳他們就要翻臉,說不定為了給皇帝報仇,還要對自己動手呢。
唉,算啦,迂回就迂回點吧,結果能達成就行。
這時候她又慶幸趙佶是個十分迷信的皇帝,自己裝一裝神仙,提出些要求,諒他不敢不答應。
半晌,趙佶才掙紮著爬起來,向她深深鞠了一躬,哀切說道:“還請上仙不吝賜教,要如何才能避免亡國的禍事。”
看他這麼上道,小七大半夜沒睡覺略有些煩躁的心情稍微好了些。
她保持著冷漠嚴肅的語氣,說道:“此事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一切全看宋皇怎麼做。”
趙佶的態度頓時更恭敬了些:“請上仙明示。”
她說道:“廢除與金國聯盟的協議,罷黜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朱勔、李彥六人,廢太子趙桓,改立趙楷。”
“加封諸葛正我為樞密使,執掌全國兵權,允許諸葛正我招募江湖義士前往邊關共同抗敵。召回李綱,封為樞密副使,令他即刻前往邊關,帶兵抗擊金遼兩國。”
李綱是兩宋期間抗金的將,跟嶽飛一樣堪稱民族英雄,可惜這人時運不濟,遇到了趙家父子這樣的君主,這會因為得罪了趙佶,被貶到福建那一帶監管稅務問題去了。
說出這一大段話後,趙佶連連稱是,尤其是廢太子趙桓那一條,更是深得他心。
他選擇性地遺忘了趙家江山是葬送在他們父子二人手中這句話,隻是覺得,一切都是他那不成氣兒子的錯!
難怪他向來不喜歡這個兒子,自己一身才華半點都沒遺傳到不說,更是當了亡國之君,真是個不爭氣的混賬東西!
看著趙佶全都答應了,小七心中暗暗鬆口氣,一聲招呼都不打,提著他的領子將人又送了回去。
-
翌日。
她支著腦袋聽無情講周易,講什麼坎上離下,水在火上,她聽得有些吃力,隻覺得像在燒水煮飯似的。
無情輕聲一笑:“你這麼形容也沒錯,此卦象預示某件事情的完成,用煮好飯來比擬,倒也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