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第 224 章(2 / 2)

他抄起裝著書的匣子,眼睛左右瞟了瞟,手指在胡須上撚了幾撚,終於還是沒忍住又一次問道:“枕玉啊,你確定不能讓我像你一樣長生不老嗎?”

行秋沉沉歎了口氣,靈動明亮的眼睛瞬間黯淡許多,似有萬般悲哀無奈的事湧上心頭:“陛下,長生不老聽著誘人,但這也是我能預知天命的代價之一。這不是賜福,這是詛咒,不論是師父,還是我,我們都隻能活到40歲,師父大限已至,駕鶴西去,我的餘生也不過還有20來年好活。”

趙佶緩緩睜大了眼睛,還有這種事?

行秋繼續沉聲說道:“師父的容貌自二十歲後再未變過,雖然身體可以一直保持年輕,但他無法向人們解釋多年來容貌不變的事。為了躲避他人驚恐訝異的目光,往後十餘年,他隻能避開人群,一個人住在荒山裡,十幾年不敢回家見親人一麵,一直到他40大壽那天突然逝去。這樣的長生不老,官家還覺得是什麼讓人羨慕的事嗎?”

像他這種沒有任何背景家世的白丁,想要牢牢抱住趙佶這條大腿,並讓他能聽從自己的話,人設就變得極為重要。

隱居世外的高人弟子,窺得一絲天機,獲得上天的賜福,有了預知未來的能力,這就是他給自己塑造的身份。

至於怎麼取信趙佶?他隻是告訴他一件必然發生的曆史事件,有關東京將會到來的水災,以及河北小股農民起義的事件,趙佶將信將疑地等了許久,最後果然一一應驗,至此,他說的話在趙佶那裡幾乎沒有任何可質疑的。

趙佶趕緊道:“那就算了,朕也不過隨口一問。”

他都35了,真要學了那長生不老之術,豈不是還有5年可活?再說枕玉說的也有道理,他想長生的目的是為了長長久久地享受富貴,而不是永遠頂著一張30多歲的臉,活得像個怪物一樣,最後隻能躲進深山老林。

思及少年未來的命運,趙佶的心裡對他又多了份憐愛:“枕玉,這次辛苦你了,你奔勞多日,先回家歇著去吧,過兩日朕閒了再招你相見。”

行秋乖巧地笑著點頭,趙佶又說了句:“你這也不要那也不要的,朕心裡實在過意不去。稍後,朕讓侍衛給你送上些銀錢,一萬兩如何?應當夠你用幾個月了。”

行秋一個“不”字剛吐出半個音節,趙佶便強硬說道:“就這麼說定了,朕知道你寫書辛苦,賺來的錢大多都補貼了一路遇上的窮苦人家,這點錢你拿著用就是。”

“……好吧。”行秋真心實意地道了聲謝,“多謝官家的厚愛。”

從李師師那出來,行秋重重吐出一口氣。

這就叫釜底抽薪,把梁山的老大弄來東京當官,不信他不肯來,行秋愉悅地想著。

而且還不用得罪以宋江為中心的一大批人,雖說梁山上一部分是無可救藥死了也不可惜的真土匪,但也有真正被逼無奈走投無路的人才,這些都是他要重點挖掘的,過早跟宋江交惡沒有半點好處。

隻要宋江不上梁山,梁山以後的破壞力至少要降七成,在這種緊迫的節骨眼上,本就搖搖欲墜的大宋真的經不起他們這麼折騰了。

快走到自家門口時,他又想起趙佶說要給自己一萬兩銀子的事,忍了又忍,好不辛苦將翹起的嘴角壓下去。

賺錢怎麼就這麼容易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