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那個少年死了(1 / 2)

為何逼我當明星 夜困 4320 字 10個月前

事情一鬨大,唐中鈞卻是再也坐不住了。

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並非他的責任和義務。

但有時候,事情壓下來了,就是一種大勢,容不得你有絲毫的喘息和分辯。

音樂協會的副主席馮大軍老藝術家,親自打了電話過來,言語之間非常的嚴厲,幾乎軍隊裡下死命令一樣。

內容就一條,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一定要讓亞洲杯的主題曲,是由華國人創作和演唱的。

馮大軍是以前軍區文工團的老藝術家了,今年快九十歲的高齡,國內音樂界的徒子徒孫可以說是海了去。

包括唐中鈞自己,說是馮大軍的關門弟子都不為過。

當年唐中鈞以一個高中肄業生的身份,拿著一把破吉他跑到京城來闖蕩,啥也不懂的就是要來追求一個心中的音樂夢想。

他想進入音樂學院學習,便天天在學校附近的天橋和過道裡賣唱。

一得空就偷溜到學校裡,去蹭課,更是去向裡麵的音樂家老師們推薦自己。

然而,足足一年的時間,他過著食不果腹的苦日子,租住在像下水溝一樣的地下室,卻根本沒人能夠賞識他的才華。

或者說,那個時候的他,空有一身快要涼了的熱血,才華卻是相當有限。

是馮大軍老先生發掘了他,在唐中鈞這麼鍥而不舍的求學精神下,馮大軍老先生給了他一個展現自己的機會。

讓他自己用心的去寫一首歌,用這首歌來表達他的音樂夢想。

有了這一希望,加上一股勁兒。

唐中鈞果然靈感爆棚,隻花費了一下午的時間,便創作出了代表華國搖滾音樂開端的成名曲《我就這樣的》。

歌中充斥著唐中鈞對這個世界和社會的批判,以及一種無奈的呐喊,很憋屈卻也一樣很有力量。

在那個年代,經濟正再騰飛,但各項匹配的社會福利和設施卻遠遠跟不上,更不用說是民眾的精神層麵的疏導和建設了。

無奈的呐喊!

憋屈中積攢希望的力量!

這是絕大多數華國人的現狀,所以這一首歌用唐中鈞那略帶嘶啞的煙嗓在大街上一唱出來,瞬間就吸引了無數的圍觀者們。

符合時代的,便是最優秀又合適的。

馮大軍老先生也在聽,從這首《我就這樣的》歌聲當中,他竟然聽到了時代的脈動。

就是這首歌,徹底的打動了他,在他的幫助之下,唐中鈞破格被音樂學院錄取學習,而且在當年就出了同名專輯《我就這樣的》。

由此,一曲成名,成為了國內搖滾曲風的代表性人物。

而且他不驕不躁,緊接著又在一年內,連續發表了三張專輯36首歌,都是圍繞著《我就這樣的》風格而成。

由馮大軍幫助著簽了實力很雄厚的漢風傳媒,在各大城市舉辦了巡回演唱會,從此徹底的確立了“搖滾教父”的稱號。

國內後來湧現出了各種各樣的搖滾曲風,其實本質上也依舊是在走唐中鈞的老路,借著這一波東風,狠狠的盛行了一番搖滾。

結果在近十年內,搖滾卻是正在慢慢的被殺死,國內還在從事搖滾創作的藝人,恐怕都不到二十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