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茶餅炙烤得合適後,寧櫻取了一半放入茶碾,剩下的則裝入藤紙袋裡儲存,紙囊的密封性好,能防止茶香散儘。
接下來是碾茶。
茶餅經過炙烤後變得芳香酥脆,隻稍加用力,便在碾輪下化為茶渣。
為了能拿到李瑜和秦王的賞賜,每一個細節步驟寧櫻都力求做到極致。
圍觀的眾人也飽了眼福。
鬥茶的女郎們姿態各異,或淡雅寧靜,或嬌豔熱烈,個個舉止優雅,堪稱賞心悅目。
雖說這場春日宴的目的是替李瑜相看合適的女郎匹配,但她們能有機會炫技也無異於向其他貴族展示自己的優勢。
還彆說,歪打正著促成了兩段姻緣,也算是一段佳話。
老王妃聽到這邊鬥茶,並未表態,有秦王主持,出不了岔子。
秋氏則站在李競身旁靜觀,悄聲道:“怎麼想起鬥茶來了?”
李競笑了笑,“小女娃家,鬨著玩兒。”
秋氏沒有說話,她身旁的顏琇默默打量烹茶的寧櫻,隻見那女郎動作沉穩,神情專注,渾身都散發著寧靜致遠的淡泊安寧,頗有一股子閒野之趣。
那種散漫悠閒的態度令她忍不住多瞧了兩眼,她覺得那女郎是喜歡烹茶的,看起來專注又享受。
寧櫻製茶的速度比貴女們慢了一步,在她用茶籮篩取茶粉時已經有貴女開始燒製山泉水了。
現場有八名評茶者,寧櫻一邊篩茶粉,一邊在心中合計需要注入的山泉水。隻有把泉水和茶粉的量控製在恰當的比例內,才能更好的激發出茶湯精華。
按照慣例,好的茶湯多數都控製在五碗內,因為茶性儉,不宜廣。
八碗茶更適合用四碗均分,每碗的量削減一半下來,寧櫻合計一番後,停篩茶粉,按心中的比例注入合適的山泉水進茶釜中。
她添的水比其他貴女的要少,加熱得也更快。
在等待“一沸”途中,寧櫻把需要添入的茶粉用“則”量好。
沒過多時,茶釜中的泉水在炭火的燃燒下開始冒出蝦眼般大的氣泡。
寧櫻取揭從鹺簋裡舀出少許食鹽擱到一旁,待釜底的氣泡轉變成魚目般大時,她嫻熟添入細鹽。
不少貴女都會嘗泉水會不會太鹹或太淡,她卻不,全憑往日經驗操作。
泉水在高溫下開始由魚目轉變成連珠氣泡,烹茶中最講究的“一沸”形成。
寧櫻先用竹勺將茶湯表麵上的水膜去除掉,而後才用葫蘆瓢舀出合適的泉水置入熟盂中。
接下來則取竹夾擊打釜底,使其形成漩渦狀便於加入茶粉。
待漩渦形成時,寧櫻用貝殼匙量茶,加入與泉水匹配的分量,繼續用竹夾攪動,茶湯沸騰翻滾,濃鬱的茶香從釜中溢出。
二沸形成。
烹茶講究三沸,隻有把最初舀到熟盂中的茶水重新置入釜中,才能孕育出茶中精華——沫餑。
這一步稱之為救沸、育華。
更是一鍋好茶湯的關鍵所在。
沸騰的茶水因置入熟盂中不再那麼滾燙的泉水,一下子就變得平靜,被成功止沸。
寧櫻立馬將茶釜取到交床上,烹茶步驟完成。
為了防止評茶的人們有失公允,秦王等人是沒有資格參與的,但凡與鬥茶者有關係的人都不能參與評茶。
不僅如此,茶湯烹好後,酌茶會用屏風遮擋,叫人們分不清哪一碗是誰製的,防止藏私心。
寧櫻和貴女們製好的茶湯被婆子一一取到屏風後。
酌茶很有一番講究,同樣需要烹茶人自己分茶。
婢女們取來的茶盞都是一樣的白瓷碗,沒有任何標識,可有效防止作弊。
酌茶講究沫、餑、花在茶盞中的形態。
先前寧櫻已經有了計較,八碗茶盞均分掉茶釜中的所有茶湯,為了保證每一碗茶湯的口感相同,沫餑必須分配均勻。
已經有貴女的茶湯被婢女送了出去,供評茶人品飲。
主持送茶的婆子非常精明,並不是每一批的茶湯都是同一人烹製,有可能出自兩人之手,也有可能出自三人之手。
每碗茶盞旁還搭配了一塊竹牌,竹牌上有紅黃藍綠黑白六種顏色,是被反扣著的,目的是便於區分烹茶人的身份。
若是評茶人覺得合意,便留下竹牌,若是覺得不夠格,則撤下。
第一批送上來的八碗茶湯形態各異,有的湯色黃亮,有的則深些,有的淺些,因出自不同烹茶人之手,技巧不一,烹出來的茶湯也有區彆。
秦王伸長脖子觀譽王桌前的茶湯,讚道:“這碗茶湯顏色好,星花點點,沫子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