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周過後天兒也徹底的熱了, 之前雍親王所試種的馬鈴薯,已經在京城周圍選了土地種著了。
這一批的馬鈴薯種出來後,隻會留下很少的近乎於零的馬鈴薯, 在京城栽種,餘的都會送至各地進行分發栽種。
此事由雍親王全權負責, 從這批土豆成熟, 到運至各地……
這既是一份差事,一直以來也是收複民心最為簡單的方法。
此時百姓所求不過是吃的飽、有所居罷了。
從五月到七月, 日子平靜的很。雍親王領了差事, 在馬鈴薯第一撥收成之後,便按照之前上折子所請的路線將馬鈴薯運往了各地。
德妃因著之前養著小阿哥,康熙去她那兒幾次, 便開始有意和陳繡茗交好。
陳繡茗這一胎不安穩,幾乎是足不出戶, 每日除了必要的散步幾乎都是躺在床上的。之前喜歡養的花, 看的書,還未繡完的東西都是被擱在了一旁。
還有安胎藥,更是天天的喝。
此次懷孕陳繡茗也是吃了許多苦頭,時不時腹部抽疼便動了胎氣, 妊娠反應更是厲害的緊。
能下口的東西少的點手指便能數的清,魚、蝦之類一堆水裡的是吃不得,就連肉也是吃的極少。其它東西能吃下也就罷了,偏生就連極為清淡的膳食吃了也會吐出來。
沒了法子,陳繡茗如今吃的大多就是果子。青青的梅子, 油綠的柑橘……康熙每每見了便覺得牙疼的很,偏生陳繡茗還吃的津津有味的。
前段時間吃這些酸的東西時也沒什麼,隻是後來吃的時間久了,太醫便說這些會傷了胃,康熙就將陳繡茗的酸果子給停了。
這下陳繡茗更是不想吃東西,也幸好沒過幾日陳繡茗便是能吃下其它東西,一眾人也是鬆了口氣了。
七月,過了乞巧節沒多久,陳繡茗明顯感覺到康熙的心情不好。
這段時間後宮也沒什麼事兒,想來是前朝的事。在此事上陳繡茗也說不得、問不得,隻能逗著小阿哥讓康熙放鬆些。
如今小阿哥走的也穩當了不少,說話也利索多了,總是喜歡抱著陳繡茗的腿想摸摸她的肚子。
這一胎雖是懷的辛苦,但是也是養的極好的。懷孕四月便顯懷了,且看著肚子也是比尋常孕婦大了一些。
小阿哥是懂事的,被康熙囑咐過幾次後也不再吵著要陳繡茗抱,隻是每日都喜歡挨著陳繡茗。
康熙見了總是說他不害臊,小阿哥也不覺得害羞,隻是說自己年紀小該和額娘親近親近。
每次聽小阿哥說這話,康熙也是搖搖頭。說小阿哥說的不對吧,偏生他還說對了,小孩子不就是要與阿瑪、額娘親近嘛。說小阿哥說的對吧,康熙那話不就是錯的了……
每次父子二人爭論的時候陳繡茗都是在一旁看著,不是喝茶就是吃點心、果子,也不說話,反正過不了多久康熙也會哄著小阿哥去外邊兒耍去。
說來倒是奇怪的很,這些日子陳繡茗總是不見金龍,即沒有在康熙身邊見著,也沒有在小阿哥身邊見著,不知金龍去了哪兒。
遠在京城之外,陳繡茗念著的金龍已經跟著雍親王出了京了。
金龍在雍親王上折子詳細的寫了送馬鈴薯的路線,康熙召雍親王去商議時,金龍正好跟在小阿哥身邊,這事金龍便知道了。
小阿哥和陳繡茗在康熙身邊必定不會出事,金龍便跟著雍親王走了。
兩條金龍互相看不順眼,但是在出京之後卻隻是安安靜靜的跟著雍親王。
一路行來,繁華的地方見過,大旱的地方見過,雍親王對於這天下百姓的所求,又加深了了解。
待將馬鈴薯分發完畢,並留下人監察栽種情況後,雍親王便原路返回了京城。
回去的一路,雍親王也是看到了一片片馬鈴薯的種植田地,旁邊兒澆水施肥的百姓,看著那些田地時眼中是滿滿的希望。
回了暢春園,雍親王寫了一份折子,這折子寫的是一路上所調查到的,官員貪汙受賄、欺壓百姓的惡官,還有清正廉明、秉公執法的清官。
康熙本就被西藏的事鬨的心煩,又見了這折子當即便派下了官員去處理這些人。
今年也算事多,康熙便想早些日子回宮,加上陳繡茗過些日子身子不便,就不好再舟車勞累。因此在十月中旬時,康熙便下旨回了宮裡。
回宮之初都還好,各個回來的人是什麼事都沒有。無人不適,也未出什麼亂子。
隻是到了十一月的時候,陳繡茗正坐在廊下看著院子裡的花花草草,就聽李約帶來了一個壞消息。
“你說什麼?”陳繡茗驚得連手中的帕子都掉在了腿上。
“回娘娘,太後娘娘突然暈倒,去請了太醫了,這時間怕是也該到了。”李約今天是去禦花園選花草來種到永壽宮的,怎料到還沒到禦花園呢,就見一個小太監慌慌張張的撞到了他身上。
仔細一問才知道,太後之前在禦花園裡賞花兒呢,不知道怎麼的就暈了。
聽了這消息的李約也顧不得選什麼花了,著急忙慌的就回了永壽宮。
陳繡茗皺著眉道“去,快去準備,立馬去壽康宮。”
蘇嬤嬤扶著陳繡茗起了身,李約去準備轎攆去了。待梳妝完畢,李約也準備好了。
在去壽康宮的路上,陳繡茗無意間掀開轎簾子,便看見下了雪了。
這是今年的第一場雪,這場雪一下,就算是徹底冷下來了……
到了壽康宮時,太醫已經來了,太後也是已經轉醒。聽陳繡茗來了,還讓陳繡茗進去了寢殿。
“皇額娘無事便好,臣妾聽聞皇額娘暈倒了……”陳繡茗挺著大肚子,很是艱難的坐在了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