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迪和任子墨的會議風格完全不同。
領主的第一次全員大會開到最後,所有人都熱血上頭,隻差沒擼起袖子直接開乾了。
再問覺得基地能不能60天升3級?
這會兒,所有人估計都隻有一個答案:絕對能啊!
基地附近的所有準備工作都可以立刻開始動手。
隻等找到符合升級要求的種植土壤和綠化帶,他們直接就可以開始60天的倒計時了。
60天,這個目標時間短得讓人難以置信,卻又不禁熱血沸騰、躍躍欲試。
基本的攻略方向定下來之後,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就開始持續補充各種細節的想法。
甚至有人提出來說,現在立刻馬上就要開始節約營養劑和能源了。
會議開到後麵,容迪早就優哉遊哉的坐了下來,不用費更多力氣。
創意思路已經提了出來,所有人的思考路徑都調到相同的方向上。
那麼剩下來的就是執行的部分。
有的是人比容迪做得更好,他馬上就選擇退位讓賢了。
當晚,所有人就基本重新分了組。
60天的執行方案也定下了大半。
第一組由容迪負責,帶領團隊精英去尋找合適的本地植物。
第二組則是戰鬥組的邱尚和章簡怡分彆帶隊,在高彭等遠程機械的輔助下,順著之前大爆炸的線索,主要往東北方向去尋找新的引爆點。
第三組人專職負責焊接他們的豆腐渣圍牆和庇護鐵皮房。
第四組人則負責出去收集合適的垃圾回來,分類堆放。而這些垃圾材料堆放的位置上,正好就用來放置那些鐵皮房。
為了保證應對考核時能有足量的垃圾用於衝擊回收速度,垃圾處理組的人也不再開爐了。
一群人聚在一起,專門負責把第四組從外麵運回來的垃圾打成儘可能小的碎塊。越小的垃圾熔煉速度越快,他們要爭取的就是進一步加大垃圾熔煉速度的極限。
任務目標即明確,還有極限,大家衝擊進度的熱情就非常高。
而這又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進一步刺激大家努力去儘快達成這個目標。
這勢如破竹的方法完全刷新了基地成員對星野管理局下發任務的看法。
隻覺得自己之前大概是
過於保守,才會被這麼簡單的任務絆住。
不過,在少數幾個更能保持清醒的人看來,這個方法之所以能成功,最大的關鍵還在於容迪。
如果容迪沒有能力帶著這些考核設備找到本地植被,那就算他們用鐵皮蓋好了圍牆和庇護所,也還是不可能過關的。
任子墨是最了解容迪前後態度變化的,所以他也感觸最深。
之前隻知道容迪的戰鬥力很強,足以在垃圾星的野外橫行無忌。
但容迪強不等於基地團隊強。
這個道理淺顯易懂。
要求一個人帶動600人,聽起來也有點過分。
但看看現在這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衝級速度。
任子墨才明白,容迪之前是真真正正的在袖手旁觀。
可以說,容迪能給基地帶來的影響超出所有人的預計,包括任子墨。
不過,在這一次的人員安排裡,最讓所有人感到驚訝的還得說是容迪指定的“精英”人選。
因為要遠距離外出,容迪和任子墨會一同出發。
但跟著他們出發的另外兩個人竟然是傅太平和古香香。
這兩個人無論戰鬥力還是工作能力都在基地裡排不上號。
他們甚至無法熟練駕駛機甲。
於是還得把唯一一艘小型路麵飛行器——懸浮艇給開了出來。
一開始的方案是找到並將發現的本土植被移回基地,方便養護。
但考慮到可能的植被都會離基地很遠,搬遷的時間成本太高,最後直接改成就地布設感應杆和光帶。
傅太平負責駕駛的懸浮艇剛好用於搬運光帶、感應杆,還有容迪俘獲的那隻雪妖猞猁。
這樣的四人組合,在開會之後的第二天中午就離開了基地。
******
出發之前,不少成員都表達了自己的擔心,覺得他們尋找植被要花費很長時間。
這股聲音也讓被破格提拔來承擔這項重任的傅太平和古香香非常忐忑。
尤其是傅太平。
之前因為感覺不被信任,他很是消沉了一段時間。
工作還是照做,但人沉默了很多。
文宏再來找他抱怨的時候,他的回應也越來越少了。
他沒想到,自己原來還被不死城的兩位領主記著。
尤其這次指名他的,還是容迪。
難得得到這次機會,
傅太平為了不拖後退,特意把當時的22個人都湊齊了,連夜給他提供信息、出謀劃策,就希望自己能對基地外的環境更多一分了解,能在容迪尋找植被的過程中提供點有意義的幫助。
不過,他很快發現自己要失望了。
容迪在基地裡並沒有提及自己已有線索。
但在離開基地之後,他明顯有清晰的前進方向。
兩台機甲一台懸浮艇的隊列往南邊進了十公裡後,容迪突然停了下來。
他先是把後尾貨廂裡的雪妖猞猁放了出來,又直接讓傅太平開啟“跟隨”的自動駕駛模式。
隊列再次出發後,他和古香香隻需要安安靜靜地在懸浮艇裡坐著就行了。
不需要駕駛,就不需要傅太平看路。
而且因為跟在任子墨的機甲後麵,懸浮艇的視野也很受限,看不太清他們中途都經過了什麼地方。
在向南前進了半天後,他們暫時停下了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