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能士的實力等級。
這個關鍵詞就像劃破夜空的閃電,讓容迪突然了悟。
剛才,在觀察山濱基地的過程中,容迪一直都在想:空輪組織為什麼要在一號星球這樣的一個垃圾星上,偷偷修建出山濱基地這樣的建築呢?
論資源、論條件,這顆位於星野邊陲的垃圾星並沒有什麼優勢。
費儘周折的舉動總要有個原因。
沒想到,容迪也覺得是這顆星球弱勢的特點,恰巧就是空輪看中的優點。
垃圾多而無用,但垃圾多了,也可以掩蓋有用。
他們就是要讓人注意不到,才選了這個地方。
山濱基地的認證會員等級由異能士的實力等級來決定。
這說明什麼?
再結合那個鉻石空間的存在,謎底終於能浮出水麵。
一號星球是一個被偷偷藏起來的異能士專屬基地。
專門為異能士服務的基地,才是山濱基地的真正麵目。
這實在出人意料。
誰能想到,當暗鴉的人還在使用那不太靈光的異能,而聯邦還在用異能士來搞園林、藝術的時候,有一個組織早在一百年前就對異能這種力量有了如此超前的掌握水平。
先進、隱蔽,或許還是有限公開,所以這個看起來毫無特色的星球才會讓暗鴉的人趨之若鶩。
顯然,有關空輪組織、山濱基地以及鉻石空間的一切,是連地主聯邦都未掌握的信息。
暗鴉這個來源不明的神秘組織一定是通過什麼途徑才掌握住了第一手的信息。
不過,從莫答的表現來看,暗鴉在情報上占得的先機也很有限。
這個局中各方的關係也終於清晰。
無論是空輪,還是暗鴉,各種小心行事,都是為了防備聯邦這個龐然大物。
他們之間或許明爭加暗鬥的,博弈關鍵就在異能。
這個才是容迪帶著容易基地無意入局,真正要麵臨的最大外部風險。
也不對。
真正無辜的也許隻有容易基地,不包括容迪自己。
之前的另一個疑惑也隨之解開了。
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異能?
既然首先成功走進這個基地大門的是容迪,答案也就呼之欲出。
為什麼他看著莫答以及唐飛喻
的異能展示,總覺得哪裡不對?
運用異能時,和容迪的輕鬆比起來,莫答已經是有點吃力,唐飛喻為代表的聯邦異能士更可以算是殘疾發育了。
那麼,容迪學會的異能使用方法和空輪組織以及一號星球之間,又存在什麼樣的聯係呢?
一個合理的猜測是,空輪組織成員修煉異能的方法因為各種機緣巧合,流落到容迪之前生活的垃圾星上,剛巧被他撿到了。所以他也因此無意間掌握了打開這段曆史的重要鑰匙。
不過,這又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
容迪12歲時撿到的那份異能修煉殘卷,是和孵化出夕夕的蛋鎖在同一個箱子裡的。
夕祖,又和這個有關異能的風波有什麼關係?
以及,以容迪的了解,真正的異能士戰鬥力驚人,絕非普通人、普通武器能夠輕鬆應對的。
空輪組織當時所擁有的異能士規模有多大,從這個基地的建築麵積可見一斑。
這樣的一股勢力集合在一起,為什麼最後反而是他們的人消失無蹤?
一百多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或許,這才是打開山濱基地真麵目之後,容迪真正應該去追尋的答案。
而現在,擺在他麵前的是轉動鑰匙的最後一個關鍵步驟——會員認證測試。
AI很快指引出去認證的道路。
基地的會員認證室就在10層,位於兩個迎賓平台之間的轉角處。
整個房間像是懸空掛在10層的回廊之外,牆壁都是從外部無法窺探的單向玻璃,站在裡麵向外望,可以最大程度將廣場的景色一覽無餘。
房間的內部空間也很大,還設置了舒適的沙發卡座供人暫歇。
在容迪踏進房間的同時,整個空氣更新係統自動開始運作。
一切的一切,順暢而怡人,就像這個地方從未停滯過一百年之久。
“請來到這個認證儀器前。”AI飄到了房間最右邊的一個隔斷之後,示意容迪注意那台頭頂帶著個半球的機器。
這機器做得像個展示櫃,四四方方的櫃體,頂部向下挖空了一層,嵌進去一個上圓下方的玻璃箱。
箱子的中間有一個手指頭粗的承托柱,頂端穩穩地擺著一顆小巧的銀色金屬球。
和這個基地的其他地方一樣,容迪的異能
並不能直接穿過外層的玻璃箱,探進箱子的內部。
“這是要怎麼測?”容迪看那機器安安靜靜的,更像是個擺設。
“這裡有一個異能感應區。”AI調出一個虛擬光標,指示機器側麵的一個正方形區域,“從這裡可以將您的異能導入認證儀,並請儘力用異能將測試球抬升到儘可能高的位置。嘗試結束後,儀器會自動生成帶有等級信息的認證會員卡。”
“那我現在就這麼開始了?”容迪將信將疑的把手探向那個感應區。
******
一個基地的發展往往離不開主心骨。
但容易基地成員已經非常習慣領主缺席的日常生活了。
日子一天天的,該乾嘛乾嘛,也不會亂套。
畢竟,副領主肯定總是在的。
升3級之後,基地調整了與每個成員之間的關係。
新的環境和新的雇傭製度讓團隊階段性的亂了一陣。
但混亂很快又被秩序取代了。
說到底,環境就是這麼個環境,需要人做的活也就那些。
亂不亂的,都沒什麼區彆。
而且自己的衛星到位了,星網連接就成了全員標配。
工作之餘的生活迅速從匱乏走向泛濫,選擇多如牛毛,還都是以前想也想不到的中、高級星係網絡。
做完工作剩下的時間誰還有心思閒話呢?
是星網的節目不好看,還是和家人打電話不香?
於是,整個基地一片和諧。
連帶著,眾人原本習慣的晚聚也慢慢越來越少人了。
基地線下的人際互動變冷清了,大荒站上的主頁倒是熱火朝天。
在古香香一舉成功開張後,容易基地的直播好像就慢慢順了起來,粉絲群也在逐步成型。
古香香的風格還是最受粉絲歡迎的,於是順理成章成為直播的金牌主持,工作時長也最長。
其他有很多人知難而退,選擇了其他工作。
留下來的,則慢慢形成了以古香香為主的工作模式,也逐漸被粉絲們接受了。
而在這個模式下,容易基地最吸引人的內容,還是被粉絲戲稱為“賣地模式”的拾荒直播。
實質其實就是出售垃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