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基地遭遇星獸襲擊後的第三天,基思所率領的軍艦降落在一號星球的地表。
與此同時,軍部星野東區的星博賬戶發布了最新動態,宣布將介入調查這一次的事件。
或許這時的輿論本該在討論容易基地在星獸攻擊下的慘狀。
但實際引發廣泛關注的,卻是軍部展開調查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
星獸潮作為新聞的主角,又一次吸引了聯邦所有人的注意。
看著到處刷屏的信息,有人直呼受不了:“在我還沒有搞懂星野拓荒到底是個啥玩意的時候,我又要開始學習什麼是星獸潮了嗎?救命!”
這語氣雖然誇張,說的內容還是貼合了許多人留言時的心情。
星獸潮幾乎年年有、年年報,但和星野拓荒一樣,光是名字響亮,實際內情真的很少有人了解。
尤其是星獸潮。
基於各種原因,官方通常不喜歡宣傳星獸潮的細節。以至於大多數人看到的星獸潮隻能看到數字裡的結果。
所以一般人看過了新聞也就算了,不會有了解詳情的**。
反正結果永遠都是“安全、不影響內野”。
這一次星獸潮的熱議,則是一半人主動,一半人跟風。
而之中的關鍵,就是容易基地直播流傳出來的豐富視頻材料。
在此之前,聯邦公民能看到的星獸潮一手資料隻有獸害星球基地的直播內容。
忙於戰鬥的多數星球在非戰時直播多,戰時反而是少的,更不會直接深入星獸潮的各個環節進行直播。
於是,從星獸襲擊發生前開始,到中途應對,再到事後收尾,竟然有且隻有容易基地這一次是完完整整的。
即便軍部還沒有宣布定性這為星獸潮,外界的輿論已經為這次的狀況蓋棺定論了。
作為應對星獸潮的案例,全程公開也就讓容易基地的幾乎所有操作都攤開在所有人的麵前。
感興趣的人反反複複討論這之中的種種細節,甚至有幾個作風果斷的軍事學院已經直接做了複盤點評視頻往外放,直接把這一場戰鬥的資料納入自己的教學案例庫。
與此同時,自然也會有批評的聲音。
最開始的批評聲都比較零散,差不多在各個環節也都能挑得出毛病來。
慢慢的,這些聲音又開始出現集火的趨勢,而被集火的目標則是傳感機器人拓荒這個項目。
而批評聲的落腳點也非常統一:傳感機器人體驗太危險了,必須取締。
到容易基地遇襲的時候,全星野基地裡開放的傳感機器人體驗機會還不多,除了容易,就是那幾個在宣傳時和容易隱隱爭搶關注度的大基地。
大基地安排傳感機器人參與的全部是在安全區範圍內的事務,並不像容易一樣放傳感體驗者出到安全區之外去玩。
於是,這一批的集火有且僅有聚焦在容易的身上。
被最多人拿來指摘的,就是高彭在最開始作出放棄傳感機器人的決定。
這個決定情有可原,卻也是實實在在的“罪行”。
驚慌之下,傳感體驗者是不是都能及時斷開連接呢?
如果沒有,因為傳感受傷而帶來的精神創傷要怎麼辦?
似乎這樣看來,星野管理局對傳感機器人項目的慎重態度還是很有道理的。
這個聲音呈現的趨勢也和容易基地之前每一次受到關注時一樣,每次都不會缺席。
最後,局麵也往往都是以不同看法的兩邊罵架為結束。
不過這一次,反駁批評者的聲音出現得更快,也更加強壯。
最開始發聲的就直接是一些近期一直在關注星野拓荒的大V了:“怎麼有一點點危險,就要定性整個項目不行了?難道外出的拓荒者每天麵對的不是這些危險?傳感體驗的人受到一點衝擊就算嚴重精神創傷,拓荒者直麵生死危機就不算了?”
“容易基地的操作全過程也沒有什麼問題。即便他們外出活動的範圍離開了安全區,他們也沒有超出基地日常安全巡邏的範圍。除了要實際操作機械和機甲的人員,傳感體驗和古香香的直播也都不是這人去的,這防備也夠嚴謹了。”
旁觀大V的發聲主要還是從客觀事實的角度去論證,容易基地的粉絲就不講那麼多道理了。
安達列和狂奔的猛獁都是粉絲群裡的老ID了,自己就首先跳出來把責任多攬了。
說到底,他們倆本來就是自己強烈要求要跟去搬運前線的,而不是基地主動安排調配。
隨後,在容易基地的直播視頻熱傳過一圈之後,又有新的前線畫麵流出。
正是安達列和猛獁的第一視角錄像。
因為高彭直接要求他們下線,也放棄了對著兩台機器人的保護,他們倆實際麵臨的情況比直播拍到的部分還要慘一點。
安達列是最早受到攻擊的,直接就被那隻鐵蜥撞掉到垃圾堆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