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所有爭霸賽委員腦子裡都有同一個疑問,這種“扯後腿”大賽,要怎麼評分?難道要評誰扯後腿扯得好看麼?
不過評分權並不在他們身上,眾人隻能鬱悶不已地看向那些機械生命體裁判員們,想看看他們到底要怎麼做。
高級機械生命體也不負他們的職責,在眾委員的注視下,一道全息巨型光幕出現在會議場中央。
72個分組按序號排列成規整的矩陣,每一個巨大分組序號的下方,是分組成員對戰叛軍的實時戰況。
每個分組成功攻擊敵軍,或是摧毀敵軍機甲飛船或星艦,影像就會垂直向上移動,在分組的下方則會顯示他們成功得分的詳細標準,以證明比賽的公正性。
眾委員在不得不感歎高級機械生命體在這方麵的能力的同時又忍不住盯著選手們的柱狀圖,每當一個分組抬升一節,所在政權的委員就會臉上露出笑意,發出欣喜的歡呼。
因為這次比賽的特殊性,這些在自己政權內也算是有名號的委員們在這場不同以往的爭霸賽中,觀看比賽時候就像是粉絲見到偶像對戰對手一樣激動。
隻不過,除了令人激動和熱血沸騰的戰鬥進展外,還有讓他們擔憂的情況出現,無論哪個分組,隻要哪怕一名選手的機甲嚴重受損,或是選手本身失去戰鬥力,那麼所在分組就會扣分。
他們就眼睜睜地看到一個剛剛消滅了一架敵軍星艦的分組,直接因為本組內的人員損失,被扣分到了負值。
也就在同一時間,該分組變成了灰色,一道比賽規則說明出現在眾人麵前:
【組隊成員如有一人或多人受傷或失去戰鬥力,將被扣分,分值為該選手在組隊中獲取戰鬥分值X1,比賽可繼續進行,該輪比賽結束後,若組隊分值低於分,該組全部成員失去比賽資格。】
看到這個說明的時候,所有爭霸賽委員都表情扭曲了一下。
他們意識到,這種比賽規則完全可以變成一個陷阱。
例如,自由星域的相對弱勢選手遇到了帝國的種子選手,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自由星域選手在明知道自己極有可能在未來沒可能進階的情況下,選擇在第一時間增加分值,再采取自殺型攻擊攻擊敵軍,如果作戰成功,他摧毀敵方星艦獲得大量比賽分值的同時失去戰鬥力,那麼他摧毀星艦獲得1分的同時他失去戰鬥力,同組成員就會被扣除1分,假如剩下的選手沒能在這階段叛軍撤退之前獲得9分的分值,那麼剩下的整組人將被淘汰。
用必然被淘汰的選手,就能換取對方種子選手失去比賽資格,這毫無疑問是劃算的買賣。
幸好比賽之前沒有公布比賽規則,這幾乎是所有爭霸賽委員的心聲。果然爭霸賽這種比賽,除了個人實力和戰鬥能力的比拚,還同時要對比賽規則實時做出推斷和反應。
在這種情況下,每個政權的出色成員以及領頭人的作用也至關重要。
想到這,他們都下意識地齊齊看向自家最出色選手,他們相信,他們一定能做出最正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