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金先兌現,機器後麵再送來。
三十五萬一入賬,第二天就被支出去采購。
知道圖紙是白曦畫的也就寥寥幾人,不過就算村裡其他人不知道,猜也能猜出大概來,姑奶奶啥不會啊,除了姑奶奶,也沒彆人有這能耐了不是。
財務室那邊,對白曦這舉動肯定是清楚的,畢竟獎金本來是應該給白曦的,可白曦沒要,直接讓記到村裡的賬上。
單憑一己之力為村裡一下子就掙了這麼多錢,財務室的人就差把白曦的畫像供在財務室了,姑奶奶這比財神爺還厲害呢。
組裝的機器又被拆了,這些機器真就是發揮了廢鐵的功能,供牛羅山大隊有興趣學習機械設備的人組成機修班進行學習、研究和組裝。
拆了又裝,裝了又拆
這些連城裡工廠招工都不夠條件的人,硬是憑借著拿從加坡新買回來的各式各樣的機器零件,從對機器半點都不懂的人,變成了日後的機修大佬、工程師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改良的先進的機器還沒有送到牛羅村呢,采購的一批批的素布就運到倉庫裡。
白曦也沒閒著,她除了安排大家各種活計,手裡還在不停的調配,還得帶小黑進山尋找可替代的草藥。
時間一晃就過去三個月。
九月。
葡萄采摘完,新蓋的廠房也可以使用了,牛羅村的家底也又薄了,就剩下不到二十萬了。
要不是夏天白記的冰激淩賣的好,泡菜也賣的不錯,集市也一直有進項,這麼大的支出,早就掏空好不容易富起來的家底了。
要知道,這期間,牛羅村還給村裡人發了兩次錢呢。
一次一戶三百,一次一戶二百八。
沒辦法,這本來就是之前定好的,收益要拿出一部分來發給鄉親們,這樣大家才能有動力繼續努力不是。
而且鄉親們也要過日子,吃喝拉撒睡都得花錢,你不發錢,大家沒有錢消費,那經濟就活不起來。
白曦也喜歡發錢的時候,村民們開懷大笑,村裡熱熱鬨鬨的場景。
現在,彆說是大山鄉社了,就是隔壁兩個鄉,乃至縣裡,都知道,牛羅村啊,日子過的極好。
頓頓大米白麵,想吃魚就吃魚,想吃肉就吃肉,炒個白菜青菜啥的,那油和不要錢的一樣,非說多放油炒的菜吃起來才香。
說什麼這是他們姑奶奶說的。
你這不是廢話,哪個菜多放油,它不香啊,不用菜,就是大白米飯放一勺花生油,那也能香的把碗都添乾淨嘍。
說起這個,大家又要對牛羅村的人羨慕妒忌了。
縣城裡有些工人階級的,老家在農村的,不少人還想托關係給自己家裡的孩子或者親戚說牛羅村的人家呢。
隻是,城裡人的優勢在牛羅村這裡是半點也沒什麼優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