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來,馬塗在一旁正想給李祁披上毛領披風,被李祁抬手阻止了,京城天氣已經回暖,完全用不到這樣厚的披風。
“公子,現在你算是李家正經的大少爺,今日是你生辰,老太太也會過來。”
李祁回頭上下打量了自己的小跟班一番,頗為驚訝,“小塗子,其實我一直有一個問題,你大大多消息是哪裡問來的?”
馬塗一臉茫然,“這個,不需要問,今早我去給公子拿東西的時候,正好遇到大小姐,大小姐說的。”
李幼蓉與李老太太親近,據說以前宋新筠還因為老太太想抱李幼蓉過去養鬨過矛盾,其實李祁是非常不能理解,古時候母親生的孩子為什麼交給彆人去養,什麼小妾的孩子給主母養,主母的孩子給老人養,妃子的孩子給皇後養……
據說是為了維護主妻的地位,保護家宅安寧,那麼直接隻娶一個不就行了,問題又繞回來了,這時候講究多子多福,繼承家業,一個女人生孩子怎麼夠,當然要多幾個一起生……
李祁打了個冷顫,耳邊又回憶起陳靜萱冷冷淡淡的‘正因為人多,才更照顧不好。’不能再想了,再想他都要恐婚了。
反正李幼蓉都這麼說了,老太太是肯定要來的。
反正李祁是有些彆扭,本來一個無人問津的水山院,自從進了族譜,就時不時有人過來走動,還真是……非常現實。
反正今天從一大早開始,就陸陸續續有家裡的幾位長輩和姐姐弟弟們來送禮物,外加一些李府之外的其他李家人,當然,現在這些可能麵都沒過的李家人,也確實算是李祁的親人了。
這些陸陸續續來送禮的人,知道傍晚才停了下來。
想想,進了李家族譜,其實作為一個庶子還是有好處的,生辰禮物,其他家的會以家庭的名義來送,而若是其他家的人,誰過生日,卻輪不到他插手,也就是不用自己送禮。
李祁雖是外室子進族譜,但畢竟也是他在李家的第一次生辰,這小小的李府,加上李祁七口人,也是難得的一次以李祁為主角的晚宴。
老太太向來清心寡欲,自己的院門都不怎麼出,看著也是一臉嚴肅,上回的老太太大壽,已經是她難得的滿麵笑容了,今日也是慈祥威嚴的老太太。
“文彥,如今祁兒身份辦妥了,可有安排他上書房?”老太太一開口就是一個王炸,嚇了李祁一跳。
天可憐見,他真的是太喜歡現在的生活了,寫寫書,練練琴棋書畫,出門會會友,聽聽戲曲,老太太居然要他去讀書嗎?
要知道京城的正經書院,要求極為嚴格,每月三日假期,每天的作息都是有規定的,還有各種考核,這些考核成績可不是像後世一樣,怕傷孩子自尊,不公布,這裡考核成績可是會公布全院和家長,對於成績不好的,有些學校不僅會勸退,還會體罰。
是的,書院教師有體罰的權利,管你多大官,送進書院就是書院學子,犯了錯照打不誤。
當然,關鍵不是這些,而是李祁確實沒有上學的興趣,京城的書院分為多科,經傳科、數理科、文史科、書畫科等數十科,少院學基礎,中院之後每人一科主修,兩到三科輔修,上院又是專學一門主修的課。
書院的教學是在大殷普及的幼學堂之上,設的教育體係,從十歲開始,少院三年,中院六年,上院又三年,根據每戶人家具體情況,可選擇讀完哪一階段,例如王和裕就是中學選的主修數理科,輔修騎射科、武藝科、醫理科,上院時主修軍陣科。
當然,中院的選擇是根據資源,上院學習就有明確的科目限製,當然,如果一定要去,也有專門的考試,比如之前學文史的,選武藝科,一般是不行的,但要是你中院成績表現不錯,又通過的上院專門的考試,也不是不行。
對普通人家而言,能讀完書院的學,就是大殷的知識分子了,但其實大殷真正的頂尖教育,並不在書院,曆年來的大殷科舉,國子監學子最優、尚書坊次之,家中自請老師的也不少,然後才是書院學生。
畢竟在李祁的記憶裡,前世就有與大殷書院性質類似的學校,幾百年前的歐洲稱為城市學校,專門給略有資產的家庭子女開設,目的是培養未來的職業技能。
但對於李祁而言,真的要讀書,去書院確實是不錯的選擇,特彆是京城的書院,再如何也是大殷頂尖。
可惜,李祁並不願去,一來,他願意學的,已經會了,二來,都有自己的金錢來源和店鋪了,正是話本發展的關鍵期,何必去書院浪費幾年時光。
“娘,此事,祁兒與我交流過,他有自己的想法。”李文彥解釋著。
李老太太麵色如常的點點頭,本來她也是隨口一問,“有自己想法就行,若是日後再有打算,你爹送你去京城任意書院,還是可以的。”
“祁兒多謝祖母關心。”
李老太太不再多言,又轉頭看向李文彥,“文昌,有沒有給你說他何時回京?”
李文昌,李祁的二叔,也是老太太的二兒子,早些年被派到南方做官,李祁也一直沒見過,隻是奇怪為何從沒見過這二叔回京看看家中親人。
“這……二弟,並沒有說回京之事,想來,恐怕還有些時日。”奇怪,老爹表情有些不對啊。
老太太立馬就變了臉,一臉憤怒,“哼!我看那孽畜就是不想回來了,我也不問了!等什麼時候死在了外頭,在去給他收屍吧!”
除李祁不明所以和還年幼的李元良,桌上的其餘幾人立馬安撫起了李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