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說陳靜萱(2 / 2)

“這好像是根據徐子野話本改的劇?”陳靜萱有些拿捏不準。

李祁點頭,“確實是他的話本,早幾年的了,好像叫《鏡裡花》。”李祁當初為了了解話本行業的詳情,可是將所有有口碑的話本,都買來看了一遍,對於當時最出名不過的子規公子的話本,自然更加關注。

“沒想到這徐子野都進了大牢,他的劇還能上演。”陳靜萱感慨道。

“陳姐姐這話就不對了,徐子野雖進了大牢,但他的劇的改編早就賣了出來,人家戲樓既然已經買了,而且已經改成了戲劇,又怎麼會因為原話本主人的出事而放棄。”其實想想,徐子野的話本賣到了大殷各處,地位、實力都不缺,說不準等他十幾年後出來,還能重操舊業。

繼續聽著台上人的聲音,最後一調拖的老長老長,李祁不由感慨著,“要是改成話劇說不定就好多了。”

“什麼話劇?”

見陳靜萱聽到了自己的感慨,李祁解釋道,“就是將戲曲的形式改一改,如同普通說話一般,節奏更快,同樣的戲台,能容納更多的內容,更有感染力。”

陳靜萱歪著頭,努力想象了一番,“這樣的話,和普通講話有何區彆?”

李祁笑笑,沒有反駁,畢竟這個時代還沒出現話劇,常人難以理解也是正常,“還是有些不一樣的。”說著又向陳靜萱描述了一番。

“聽起來似乎不錯……或許以後可以買個戲班來試試……”

本還隻是說說的李祁,聽著這話心中也是一動,不過在想想養一個戲班的價格……嗬,算了。

窮人不配擁有劇院。

曲終人散,李祁今日的小目的也達成了,是時候回去看看讀者回信了。

其實在這之前,李祁並不知道其他話本作者是如何對待讀者來信的,但李祁前世的習慣就是認真回複認真寫評語的讀者,然後忽略打醬油的和惡意差評的,直到之後,李祁才慢慢了解到,很難有話本作者像他這般認真篩選讀者的來信,然後進行回複。

大多數隻會回複極少數的來信,而這極少數的來信者,大多有著不錯的身份地位,或者附帶了貴重的禮物。

其他書肆、其他話本作者,李祁管不了,但在豐來書肆,有人專門篩掉沒有意義的來信後,剩下的都會交由作者本人來決定,看與不看、回與不回。

不過在李祁的帶領下,豐來書肆新來的幾個話本作者,大多都是會認真回複讀者來信的,當然,其中也有他們還沒什麼熱度,總共就那麼幾封信件的原因。

李祁拆開的第一封來信,是一個叫毛茂雨的讀者,“毛毛雨?”

李祁承認,他是被這名字吸引了。

等打開來看,李祁才知道這位毛茂雨竟然不日就要離開中原,去往北原州,李祁這是才翻看了來信地址,竟然不是京城人士,那麼按時間來算,信中說的不日離開中原,說不定現在已經離開了。

而這位毛茂雨表達了對於《梁丘傳》的喜愛,並且非常傷心以後可能再也見不到知言先生的話本,所以離開之前,買了好幾份《梁丘傳》的全冊,往後無聊思念知言先生時也有個念想。

李祁看到這一陣無語,這話說的,好似他是什麼負心漢似的,什麼叫留個念想,而且,這孩子的《梁丘傳》真的不需要買那麼多,他們豐來書肆已經跟有位來往京城和北原州的書商有了合作,日後在北原州同樣能買到李祁的新話本,完全不需要擔心再也看不到了。

李祁本想寫信回複這位毛茂雨,可惜他估計已經走了,大殷的驛站雖然發達,但這也隻是相交普通古代王朝而言,還做不到能寄給沒留新地址的人手中,希望他能早日在北原州看到《尋仙》吧。

李祁撐著手算著時間,彆看《梁丘傳》寫完發售出去,已經過了一個月了,甚至連熱度都下降了不少,但大殷版圖大,有些購買了《梁丘傳》的外地書商,可能一二冊都才在地方上售賣。

而他的新書《尋仙》才剛剛做好樣本,真要等在北原州售賣,至少也是兩三個月以後了。

想起今日聽到的徐子野話本改變的戲劇,在京城還會有人唾棄徐子野,可在遠些的地方呢?

徐子野花了十幾年時間,在大殷奠定了自己在話本界的地位,在信息傳播緩慢的古代,或許十幾年後,還真有人懷戀他。

而對付這種人渣,讓他十幾年後都沒有翻身機會的最好辦法,就是推出更多、更好的話本,讓時代屬於新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