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總在不經意間悄然流逝,前兩天李祁的《尋仙》第七冊就已經發售,故事內容真正漸入佳境,並且也真正帶動了整個京城的話本風向。
《梁丘傳》之前,大多話本隻有一冊,短短的三到五萬冊,或者就是向《花妖》那般的,雖然是一個世界觀體係,但兩冊故事完全不同,甚至單獨來看,也沒什麼聯係,《梁丘傳》算是開了大殷連載話本的先河,當初就有不少人想要效仿《梁丘傳》的成功,不僅模仿《梁丘傳》的內容,還模仿《梁丘傳》的長度。
如今的《尋仙》就更長了,每月一冊,連續更新,如今已經出到了七冊,依然沒有完結,甚至在李祁的大綱中,也才一半都不到。
看著內容雖多,但買的人也開心啊,這種長篇故事,每一冊都有新內容,而且李祁的篇幅比其他話本雖長,但依然精彩萬分,甚至完美的建設出了《尋仙》中的龐大世界,甚至有好事者,根據《尋仙》中扶阿遊曆的路程,畫出了整個尋仙大陸的地圖。
整個地圖一出來,就震撼到了觀者,豐來書肆也在李祁的授意下,向這位讀者收購了他手中的地圖,並且作為一種周邊放在各大書肆銷售。
彆說,銷量還頗為不錯,並且,因為《尋仙》還在每月繼續更新,並沒有完結,這份地圖也在不斷的更新之中。
本來李祁都準備請人繼續畫了,但最初繪製這份地圖的人,名薛衍,正是位京城人士,讀過幾年書,學過繪圖,但他的畫卻被人批判生硬死板,缺少靈性,這番畫《尋仙》世界的地圖,這薛衍也此時出於愛好,不曾想竟在給好友們觀看後,意外被傳了出去,還引來了豐來書肆的關注,更是因為這個小賺了一筆錢。
正巧家中並不寬裕,也希望他儘快去找個活乾,這薛衍想了想,就直接找上了豐來書肆。
就李祁的眼光來看,薛衍的畫風其實偏向寫實風格,但沒有靈性,略顯死板也是真的,李祁怎麼也是粗略學過幾分,這點還是能看出來。
但沒有靈性,畫不好山水人物,可以來畫建築啊。
上天沒有給薛衍畫人物的天賦,卻讓他對自己手下的數據、比例等,有著天然的敏感,甚至都不需要用到尺子,就能完美的繪出實物的等比圖畫。
看看那《尋仙》的周邊,勾起了多少人的收藏欲,就知道了。
薛衍的地圖算是《尋仙》成功的表現,也證明了李祁這種每月連載的模式是可行的,至少如今模仿李祁的話本作者也確實越來越多。
但可惜的是,大部分都失敗了,也有剩餘的一小部分還在掙紮求生。
李祁的連更模式與他上輩子的信息基礎,以及網文寫手的經曆分不開,換成大殷這些習慣年更的人來講,讓他們學習月更,那簡直是要命。
這其中還涉及著白話文比文言文更方便組織語言的問題,這也是其他人難以加快速度的原因。
當然,其他人難以模仿的原因並不隻這一二,還有如今的書籍定價問題。
一本話本一錢多點,普通人家每月支出一二兩錢買話本,還是可以維持的,但更多的支出,對於多數百姓家庭而言,依然是種壓力,在金錢有限的情況下,每月買上那麼一兩本,或者兩三本,就已經足夠了,誰又願意那錢去嘗試新人的話本呢。
不管彆家書肆如何,豐來書肆這邊,李祁讓宋主編給其他話本作者說過,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有人寫的慢,但文筆細膩、構思精巧,這樣的話本也是好話本,不是說《尋仙》成功了,就隻有隻有知言先生這種才是正確的。
這隻是因為李祁知道,這才是最適合他的模式罷了。
話本應該是人們幻想的延續,李祁希望彆人能學習他的優點,學習他從後世帶來的大格局,但不希望彆人一味地對著他的話本進行臨摹。
在第七冊出售後,李祁就開始去準備給他王大哥的成婚禮物了。
雖然王和裕在信中明確說明不要帶東西過來,也是考慮到就請李祁這麼一個小孩子,但李祁又怎麼可能真的什麼都不帶,更何況如今的李祁完全不缺那麼點小錢錢。
然而在街上逛了好些天,李祁還是十分庸俗的準備送金子,就是前幾個月陳家商行從北原州帶回來的那些金子,然後剩下的一點,就這麼一點,在想到可以送給王大哥後,被李祁拿去進行了加工。
“少爺,這麼貴重的東西,你就這樣送出去啊?”馬塗捧著手中的錦盒,頗為心疼。
“當然,我說小塗子你不是經常幫我收拾東西,也知道你家少爺如今的身家,怎還這麼幅掉了好大塊肉的心疼樣。”
看馬塗皺成一團的包子臉,還真是頗為可愛。
“這……這哪能一樣?而且少爺你一個剛被李府認回的少爺,給以前認識的人送太貴重的禮物,難免怕彆人說閒話。”
馬塗的話一語提醒了李祁,“也是,到時候禮單上就不直接寫具體什麼東西了,等王大哥自己去翻吧。”
“少爺~”
李祁順手想揉一揉馬塗的肉臉,被快速躲過後,又裝作正常的拍拍馬塗肩膀。
‘唉,孩子大了,不讓捏臉了。’
“小塗子,人與人是不一樣的,這點你家少爺的眼光還是有的,當年我與娘親居於府外,鄰裡嘴碎口雜,不知受了多少白眼,可王大哥他們家卻沒在乎這些,也是因為他們家的幫忙,我和娘親的日子才見見好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