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爭執(2 / 2)

兄長在上 程十七 4396 字 10個月前

他心說,這或許也是天意,若非康王生有腿疾,不良於行,隻怕還未成年就會被立為太子。那就不會有大行皇帝在位十五載了。

太後輕咳了一聲:“越兒雖年長,卻也不是年紀最長的。”

她有意無意看向陸晉,晉兒比越兒還大了幾歲呢。越兒十八歲還在讀書,而晉兒已經在朝中多年。

曲太傅聞弦而知雅意,朗聲道:“若論最長,當屬陸……”

他這“陸”字一開口,便卡了殼。他看太後的神色,知道是想推陸晉上位。陸晉由太後撫養長大,太後偏袒他在情理之中。隻是雖說陸晉是厲王遺孤,但並未認祖歸宗,至今都還沒上玉牒。是以,他根本就沒考慮過陸晉。

在明白了太後的心思後,曲太傅第一反應是並非不可,但細一思忖後,又覺得不妥。人人皆知陸晉是錦衣衛指揮使。錦衣衛指揮使抄家殺人同家常便飯一般,這樣的人若做了皇帝,那……

國要長君,也要仁君。

旁邊的陸晉聞言,也猜到了太後的意圖。他心中頗為詫異。在他的記憶中,儘管他身世大白於天下了,可太後依然將他當做是外孫,當他是成安公主的兒子。每每在他麵前提起皇帝,總是“你舅舅”如何,而今太後眼下之意,竟像是想要他登基為帝麼?

他身上雖流著郭家的血,但是在生命中的前十九年,都以為自己是皇帝的外甥。而且在得知自己是厲王之子後,他為了消除皇帝的猜忌之心,曾公開放棄認祖歸宗。這會兒再一掩前塵往事,以皇家子孫自居來繼承皇位,姿態就顯得不大好看了。更關鍵的是,他自己對皇位的興趣,不算很大。

陸晉尚未開口,曲太傅就搖頭了:“太後記岔了,年紀最長的,確實是平安郡王。”

太後皺眉,向陸晉看去。

陸晉點頭,輕聲附和:“太後,平安郡王年十八,的確最長。”

太後瞪了陸晉一眼,有些著惱,這孩子,莫不是不懂她的意思麼?這都什麼時候了!

周大人隻當太後不滿意平安郡王。皇帝忽然駕崩,既無子嗣,又無遺詔,在這樣的情況下,是要參考一下太後的意見,但也僅僅是參考而已。

周大人沉吟道:“端王世子年紀雖小,卻極聰慧,頗得大行皇帝賞識,特意過繼給端王為嗣,論賢德,自是不差,隻是年歲小了一些。”他想了想,又道:“由重臣輔政,也不是不可……”

太後雙眉緊鎖,重重咳嗽了一聲,沉聲道:“晉兒,你隨哀家過來。”

“是。”陸晉應了一聲,隨太後暫時離去。

他們剛一離開,三公便聚在一起,小聲商討。

而太後則與陸晉去了一僻靜處,她收斂悲容,開門見山:“晉兒,你有沒有想過那個位置?”不等陸晉回答,她就又續道:“你也不用跟哀家隱瞞,照實說就是了。”

陸晉沒有正麵回答,他沉默了一會兒,才道:“太後,晉兒從小到大,一直是陸家子孫。”

“你是沒有這個想法了?”太後皺眉,她緩緩說道,“可你也知道,你生父是厲王,不是長寧侯陸清。都是先帝的後代,那位置,細論起來,你不是坐不得。”

“先帝後代,也有分彆。”陸晉搖了搖頭,“太後忘了,去年晉兒說過,願做陸家子孫,在養父母跟前儘孝。這個時候去認祖歸宗,隻怕惹人恥笑。”他想了想,又道:“太後沒看出來麼?方才顧太師和曲太傅,都屬意平安郡王。”

他既然不是非要登上那個位置不可,又何必不顧重臣意願強求呢?

“越兒……”太後輕聲呢喃。新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後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