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把兩個兒媳婦兒挨排兒罵了一頓,之後還把倆兒子也拎了過來,訓得倆人臉都漲成了紫茄子。
鬨了一早上,讓彆的房頭看了笑話,又累又餓,肚子咕咕叫,老二和老三也氣得七竅生煙,老二媳婦孫氏和老三媳婦吳氏,總算消停了。
周氏讓孫氏和吳氏在大廚房裡罰站,自己親自動手,用大鍋下了點手擀麵條,老兩口兒和夏玉嬌三個吃了。
二房和三房都聚到大廚房,用剩下的麵條湯就著冷窩頭,對付了一口。
周氏冷眼看著,一聲不出。
看到每個人臉上都火辣辣地,像被撒了把辣椒麵似的,周氏才開口,喊了二郎跑腿,到村裡請了泥瓦匠老陳過來。
吩咐幾個分了家的兒子,自己挑地方,隔廚房、壘灶台。
至於大廚房,平日裡就歸老兩口兒用。逢年過節或者其他需要聚餐、請客的日子,誰要用,誰再去跟老兩口兒商量就是。
不過,老太太周氏雖然出麵請了泥瓦匠回來,這工錢,卻是要各家自己承擔的。
新鮮出爐的掌家主婦們,剛分到手的銀錢,還沒有捂熱乎就要往外掏,一個個心疼得什麼似的。就連薑氏,都微微有幾分失落。
但梨花她們幾個,已經開始暢想擁有獨立廚房的美好生活了:
“以後我們也可以開小灶啦!”梨花興奮地說道,臉蛋紅撲撲的,像個可愛的大蘋果。
“嗯嗯,姐,我想吃烤芋頭!”菱花的眼睛亮晶晶的,嘴角也有一絲可疑的晶亮痕跡,仿佛已經看到了香甜的芋頭擺在自己麵前。
“芋頭算什麼!到時候我去山裡找些野味來,我們就在小廚房裡燒了吃!”夏稻花氣勢很強地揮了揮手。她心裡想著,就算找不到野味也不怕,咱有那麼大一個超市呢!
一貫穩重的五郎突然捂著肚子笑起來:“哈哈,笑死我了!就憑你這麼點兒個小人兒,還想去山裡找野味,彆再被大野狼叼走咯!自己變成野味了!”
稻花不依,扯著梨花要她做主:“姐,你看我哥!他居然笑話我,你快幫我打他兩下!”
幾個孩子嘻嘻哈哈地笑鬨成一團,薑氏也忍不住微笑起來。
想想以後有了獨立廚房,晚上可以晚些封火,夜裡燒水也不用驚動旁人,屋子裡頭還能暖和不少,薑氏的笑容就更深了些。
老陳帶著他兒子和兩個徒弟,隻用了一天多的時間,就把二房、三房、四房、五房的灶台都給砌好了。
四房還額外砌了兩個小茶爐,一個在廚房,一個在堂屋。
寒冬臘月的,也打不了泥坯,隻好去鎮上的磚窯,買了些碎青磚回來。好在是四個房頭一起買,量大些,價格也可以算得稍微便宜些。
最終這灶台的事兒,大房那份是老太太周氏墊付的,其它房頭各出各的,四房出了一百八十五文錢。
其中青磚花了六十文,工錢一百,買菜蔬、整治飯菜招待老陳一行人,花了二十五文。
夏稻花悄悄準備了個賬本,把這些信息都記錄了下來。
夏稻花從學會了記賬開始,就很喜歡記賬。倒也不是為了省錢,主要還是喜歡那種心中有數的感覺。
後來做了超市,夏稻花就更喜歡記賬了。
不過,賬目記得再好,也抵不過大資本和新時代、新技術、新趨勢的力量。
個人的努力,對於大環境的趨勢來說,簡直是微不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