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氏跟那個村的鄉親們打聽了一番戴家人的為人處世,又偷偷地看過了戴家那孩子,的確是個長相很出挑的。
薑氏心裡就有三分願意了。
今兒個跟夏有田說起來,問他要不要答應吳氏的牽線,讓戴家人相看梨花?
兩口子就這事兒商議了快一刻鐘了,直到孩子們那屋沒了動靜,他們才算商量出來了個結果。
相看是可以相看的,但絕對不能輕易答應婚事。
怎麼說也得多掃聽兩趟,好好了解下這個戴家的情況,不能僅憑一兩次接觸,就定下這麼大的事兒來。
第二天下午,薑氏把夏有田的意思透給了吳氏,吳氏倒是很能理解:
“四弟還真挺心疼梨花的。
四弟妹,你有福氣,梨花也有福氣。
你儘管放心,我也是給人做娘親的,我家的蘭花和菊花,也都是小娘子,我怎麼會不懂得你的心思?
你和四弟的意思,我會跟戴叔那邊講。
至於這相看的事兒,就定在四月初八,廟會那天,怎麼樣?
到時候咱們去北關鎮上逛廟會,順便就相看了。
這樣對外也可以說,兩家人是偶然遇見了,就在一處走走。萬一事情不成,也不需怕旁人傳閒話。”
這樣的安排,考慮得很是周到,對女方來說也很友好。
除了廟會正日子那天,鎮上逛廟會的人太多,可能會非常擠,彆的幾乎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薑氏點頭同意了,還連連誇讚這個主意好。
夏有田聽說了也很高興。
兩口子找到梨花,悄悄地把相看的安排跟她說了。
梨花乍一聽這事兒,頓時羞紅了臉,不過隻持續了不到半刻鐘,就恢複了正常。
她搖了搖頭說道:
“爹,娘,五郎和稻花他們都太小了。我不能這麼早出嫁。這相看的事兒,還是算了吧,沒什麼必要。”
薑氏急道:“你這孩子,混說什麼?咱們隻是相看,又不是馬上成親。你三伯娘說了,那戴家人很厚道,即便定了婚事,也能同意讓你晚幾年再過門。”
夏有田也嚴肅地說道:
“梨花,爹娘明白你的孝心。但好親家不易得,值得托付終生的好郎君更是少有。你可千萬彆因為太在意家裡的事,錯過了好姻緣!”
梨花聽了,遲疑了片刻便點了頭:
“若是他們家真能同意晚幾年再成親,那倒是可以考慮。”
相看的事情,差不多就這樣定了下來。
吳氏也專程回了一趟娘家送信,回來之後對四房兩口子說,戴家人對這事兒很是熱情,還跟吳氏約定了廟會當天,辰正相見。
因為要給梨花相看,夏有田和薑氏就拒絕了夏稻花要在廟會上擺攤的主意。
夏稻花覺得很是不甘心。
竹筒飯的做法簡單易上手,要是有那心靈手巧的人,見過了基本上就會做了。被仿製的風險很高。
若是不趁著彆人還沒反應過來,多擺幾回攤,豈不是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