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總覺得,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不過她孝順,便不和爺爺爭辯;爺爺疼愛她,便也從不逼迫她相親,從不催她儘快結婚。
隻是這爺孫倆,都對彼此的心事,心知肚明。
後來見夏稻花那麼能折騰,爺爺也稍微安心了些。
這孩子書讀得好,見世麵也見得多,自己又會賺錢、有本事,想來沒有男人,也不是不能過日子的。
雖然爺爺依舊免不了暗暗地擔憂,但一個孤單而忙碌的女老板,總比一個孤單而缺錢的女長工,日子過得舒坦多了。
後來爺爺去世前,還曾經跟她長談過一次,正式談到了希望她選個合適的男人結婚這件事。夏稻花的眼角微微有幾分濕潤。
一直到爺爺去世,她還是沒能滿足爺爺這個心願。
也許,自己就是那種天煞孤星的命格吧……
梨花發現,夏稻花竟然又走神了。
自打夏稻花這個妹妹從昏迷中醒來之後,似乎就經常有這種正說著話呢,突然就神遊天外的情況出現。
不過王太醫說過,隻要稻花沒有變得目光呆滯,反應遲鈍,就不算啥大事兒。
實在不放心的話,也可以開幾副補身的湯劑吃一吃。但補身的藥材一般都賣的比較貴……
話裡話外,都是明晃晃的暗示。
夏家人自然不會不識好歹——王太醫給他們減免過不止一次醫藥費的,開藥也都是儘力揀那又便宜又有效的來。
既然他老人家覺得,稻花這樣子,不算是什麼病症,那就還是聽他的吧!
畢竟,夏稻花雖然有時候會突然發呆,但無論說話做事,都比從前,聰明了不少。
村裡還有不少人都在說,老夏家四房的稻花丫頭,這一回雖然遭了些罪,卻應該算是因禍得福了!
那原本有些木呆呆的腦瓜子,都被摔開竅了呢!
薑氏雖說不那麼緊張了,到底還是重視這頭一次相看的,所以還是給梨花換了一身出門見客的好衣裳。
這是前些日子做的新春衫,用薑氏的衣裳改的。
料子隻有七八成新,但尺寸很合身。襯得梨花愈發挺拔俊秀,亭亭玉立。
隻可惜,這套衣裳是夾棉的,過了清明節再穿,就稍嫌有些熱了。
好在梨花肉皮子白,不用敷粉。
不然到時候,穿著這一身兒,在廟會上熱乎乎地走一圈兒,光是那汗流水,就得把臉上的粉給衝花了。
夏家四房的日子,雖然比起原來沒分家之前好過了不少,但夏有田和薑氏這兩口子,已經節儉慣了。
所以儘管手頭有了進項,這花銷上,卻依舊十分克製。
他們隻稍稍改善了下夥食,保證四房每個人都能吃飽,卻並沒有怎麼添置新衣衫。
這就造成了目前的局麵——除了這一身兒,梨花彆的衣裳都太寒磣了些,實在不適合穿著去相親。
沒辦法,到時候隻好慢慢地走,少出些汗。
最好再找個茶棚,大家夥兒都坐下來,慢慢地喝著茶說話。也省得梨花這樣一個漂漂亮亮的小娘子,走路走得汗津津地,看著不像。
薑氏總算把一家大小都拾掇利落了,一聲令下,全家出發,去北關鎮“逛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