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牲口的銀錢,是村裡人平攤的。
那三十兩白花花的銀子,也是村裡人集資湊的。
隻是夏家的騾子年歲比較大了,王裡正嫌棄這騾子的肉太老,就把價格壓得低了些。夏老爺子雖然心裡不樂意,卻到底隻是歎息了幾聲便罷了。
一來是跟裡正的關係,不能搞得太僵,偶爾吃點虧,也是沒辦法的事。
二來麼,這價錢都是公開的。村裡人既然是集體出的錢,當然知道誰家得了多少。若是這個錢要得太多,跟鄉鄰們也不好相見。
夏稻花聽了這些話,真是有些不知道該說點啥好。
千戶所這幫子老爺兵,撿著現成的功勞,竟然也這樣多的說道!
他們做的最大的一件事,不過是撲滅了那場“山火”,敵人多半都是被火燒死的,被煙嗆暈的,還有被馬踩碎的……
他們也沒正經打仗啊!竟然還不忘了跟老百姓要“孝敬”!
可是自己個兒又是示警,又是阻敵,花了那麼多寶貴的資源,損失了那麼多銀錢和東西,又找誰去賠補?
不過,倒也不是沒有好消息。
十天後,從王裡正那裡傳來的信兒,說是千戶所發現了這條小路上的隱患,已經在百花坡再往上,介於青鬆嶺和紅鬆嶺之間的一個險峻的所在,設了個新的駐兵點,或者說哨卡。
派出去大概三十名兵勇到那裡駐守。還準備在那裡新修一處烽火台。
一旦有敵情,就可以點燃烽火示警。
夏稻花聽得暗暗點頭,有了這個哨卡,自己的一番努力,總算沒有白費。
隻是她萬萬沒想到,修建這個烽火台,竟然又征召了一批民夫!
好在這回沒從北關村征發,而是從北關鎮上,專門挑那富戶征召的。
據私下流傳的小道消息說,這是因為在村裡征召民夫,榨不出多少油水來。
要論富足,還得是鎮上的人家。
於是,這回修這個烽火台,就專門從鎮上征召民夫了。
夏有財一家,不幸恰好在征召之列。
夏大郎是秀才,自己可以免於征召。
夏有財有妻有子,連孫女都有了,萬一出事也不愁絕戶,竟然使了銀子也沒有逃掉。
夏有財心裡暗恨,他覺得自己這樣倒黴,多半是吃了掛落啊!
想必是之前四房搞出來的事兒,跟那神仙醉和芙蓉居的幕後東家對上了,人家恨上了自己,這才從中作梗,害得自己不得不去做這個民夫!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一回,夏有財其實真沒猜錯。
但,他卻忘了,這裡雖然確實有夏家四房得罪了“盛爺”的緣故,卻也跟他自己搞過的小動作,甩不脫乾係。
當初因為夏家人避開了他所在的酒樓,他從老板那裡吃了氣,便暗地裡使壞,狀似不經意地攛掇神仙醉的掌櫃,賴掉夏家的賬這件事情,他這會兒已經全然忘在了腦後。
但其實這件事,才是促成“盛爺”最終決定賴賬的根本因素之一。
在“盛爺”看來,夏家人不但沒有背景、沒人罩著,是貨真價實土裡刨食的泥腿子,內部竟然還兄弟不和。因此,這家人必然是好欺負的。
萬萬沒想到,那看似土包子的一家,竟然還是塊難啃的骨頭!
這一回鎮上征召民夫服役,“盛爺”便讓一個心腹手下,去跟經辦的小吏打了招呼,讓他們萬萬不要放過夏有財。
------題外話------
求票!求冒泡留爪印!愛你們,(づ ̄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