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梨花的主張沒有錯。
俗話說得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對於一個上升期的家庭來說,維持住一貫的節儉作風,是好事,也是很正確的策略。
隻是,夏稻花擁有一個無窮無儘的空間超市,裡麵的貨物每隔二十四小時,都會刷新。對夏稻花來說,你讓她守著寶山,偏偏去吃糠咽菜,這難度也太大了些。
當然了,夏稻花也不反對節儉。
隻是,對她而言,節儉隻是意味著不浪費。而不是“不吃不用”,或者“明明有好的,非得用差的”。
但夏稻花和梨花的觀念不同,夏稻花也不打算說服她。
其實現在,家裡有錢了。梨花她們隻是還不習慣而已。
隻要讓梨花漸漸認識到這一點,吃的、穿的、用的,各方麵的生活水準,自然可以慢慢提升起來。
不過,花錢的事兒麼,很容易不知不覺就花多了。
夏稻花打算好了,她要分開設立幾個賬本,讓梨花、五郎、菱花,每個人管一個。
這樣既比較有利於培養他們的節約意識,也會讓他們對家庭生活多一些參與感和主人翁意識,還可以借機給他們灌輸一點兒理財的技巧和經驗。
即便將來家裡的日子越來越好了,甚至實現了階層躍遷,想必經過這種刻意的培養,梨花他們也不至於長成大手大腳、漫天撒錢的紈絝子弟。
如果此時夏稻花知道了大房的狀況,一定會對“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有更深刻的體會。
這些日子,大房正經不好過。
因為要給夏有財治病,還要每隔三天,去一趟普濟堂針灸。
雖然出手的是王太醫的徒弟,但夏有財算是王太醫的病人,所以收費的標準,是普濟堂裡最高的水準。
而且,用的藥物也是好藥,貴藥。
什麼人參、靈芝、天山雪蓮,幾乎什麼貴,就用什麼。
夏有財惜命得很,普濟堂給他開的藥,不管多貴他都舍得用在自己身上。
家裡的銀錢,便仿佛流水一般淌了出去。
夏有財一家子又習慣了有人伺候的生活,一個個橫草不拈、豎草不拿,油瓶子倒了都不舍得扶一下。
家務活都落在了地位最低的兒媳婦兒朱氏身上。
朱氏一個人,既要照看繈褓中的阿柳,又要做家事,忙得腳不沾地,也常常是按倒葫蘆起了瓢。
做的飯菜不是鹹了、就是淡了,不然就是糊了、或者油放多了,醋放少了……總之各種出狀況。
朱氏又是忙、又是累,又是心裡苦,眼見著一個豐滿圓潤、白白胖胖的小媳婦兒,就一天比一天清瘦憔悴下來。
------題外話------
求票!求書評!愛你們,(づ ̄
3 ̄)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