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夏老爺子和周氏,隻覺得滿意無比。
周氏還張羅著親自操辦,想要把這酒宴,搞得熱熱鬨鬨的。
梨花縱使是個丫頭,畢竟是四房的長女。
梨花定的魏十七,年少有為,又是魏公公的乾兒子,還有許多個有本事的乾哥哥。
其實認真比較起來,比起山長家的小女兒,也沒差到哪裡去吧?
竟然還得靠槐花那小丫頭的麵子,才能換來老兩口兒的不追究。
至於說怎麼操辦,他們一丁點意見都沒給……
雖然周氏最後囑咐的那兩句話,算得上金玉良言,可這定親明明是喜事,她卻毫不避諱地說這個話,到底有幾分不吉利。
薑氏心裡忍不住覺得,老兩口兒,尤其是周氏,心裡頭到底還是偏著大房啊!
雖然大哥大嫂都已經沒了,大房算得上是家破人亡。
可就算大房隻剩下了一個夏大郎,老兩口兒的心,就還是偏在大房那裡!
四房的孩子再怎麼出色,老兩口兒也看不進眼裡去。
看看稻花折騰出多少生意?
她沒忘了帶契著家裡人,平日裡也沒少孝敬老兩口兒。
彆的不說,就說一點——她哪次去大雜院,都沒有空著手過!
五郎這麼好的孩子,在啟蒙學館也很受先生賞識。
最近的課業,都已經得了好幾次的“甲上”了!五郎寫的卷子,還被先生貼出來,給他的同窗們做範文看呢!
菱花這孩子,平日裡隻知道吃,天天跟著稻花,吃得都快成了一頭小豬了!可她也是個有成算的!
這不,已經拜了那小胡大夫做師父,學起醫術來了!
雖然小娘子學醫術似乎有些不一般,但好歹是一門手藝。
就算將來,家裡人和她婆家,不舍得她去拋頭露麵給外人看診,自家人有個頭疼腦熱,都不用去看大夫了!
多好的孩子!
多好的事兒啊!
我們四房的孩子這麼出色,老兩口兒怎麼就看不見呢?
薑氏雖然心裡有些抱怨,卻不自覺地略過了槐花。
她也知道槐花深得周氏的青眼,周氏天天抱著槐花,不舍得撒手。倘若幾天不見,還會惦記得厲害,親自跑到四房來接。
想到槐花時,薑氏的神情終於從那副哀怨的模樣,恢複了正常。夏有田也暗暗鬆了口氣。
大雜院離他們住的地方也不算太遠,兩人一路說著話,雖然是慢慢走,也很快就到了。
兩口子進了院兒,見屋裡屋外靜悄悄地,心情便有些冷清起來。
這幾個孩子,個頂個地不安分,成天往外跑。
梨花是做善事去了,不能攔著。
稻花是要掙錢,這個也不能攔。
五郎去念書,當然是正事兒。
菱花去學手藝了,這當然也應該支持。
……
兩口子麵麵相覷,忍不住覺得,家裡頭實在太安靜了。可是薑氏歲數也不小了,槐花又還年幼,這會兒實在不適合再生孩子。
不如……種幾壟菜、喂幾隻雞,養幾頭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