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把標準都放寬到殘疾人了!
這也太敷衍了吧?!
頂著一屋子子女不讚同的目光,夏老爺子硬著頭皮說道:
“那是最不得已的選擇,若不是實在沒辦法,咱們還是得儘可能的挑好的!這不是怕著急忙慌、立等下搶的,挑不出來嗎?其實要是那種受了外傷、砸斷了個手指頭腳指頭的,也不礙事!”
夏老爺子越說聲音越小,夏家老二夏有貴還頂了他一句:“那要是好賭的切了個小指頭,說自己是砸傷了的咋整?”
沒等夏老爺子的煙袋鍋飛過去,周氏先不樂意了,翻了眼皮白了不著調的二兒子一眼:
“人家說啥就是啥?咱們不會掃聽麼?
不會說話就憋著,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賣了!
咱們家人既然能太太平平地從北關鎮跑出來,落戶到這吉祥縣,就說明身上還是有幾分運道在的。
這回這事兒,咱們儘可能張羅著,好好安排著,若是能找到合適的親事自然是好,若是實在找不到,也不能要那些歪瓜裂棗。
咱們家的女孩兒,哪怕真的被選進了宮,那也不見得就活不明白了!”
周氏雖然說得康慨,但聽的人卻各個心情沉重。
夏家這些人,雖然各有各的缺點,還真沒有誰想把家裡的女孩送進宮,享受榮華富貴的。這些女孩本身,更是沒有這種想法。
但一想到要趕緊找個人家,麻利地嫁了,卻個個都覺得頭皮發麻。
大房的女卷隻剩下一個小不點阿柳,這一時半會兒的倒是不用擔心,但夏大郎也得趕緊把定下的媳婦兒娶回來,不然怕是煮熟的鴨子也要飛了。
二房的桃花她們幾個都沒有定下親事,是這回選秀的重災區。
三房的梨花首當其衝,雖然她定了親,但既然還沒出嫁,就依然有被選上的風險。
再就是夏大姑帶著的兩個女孩兒,也都沒有定下親事呢。
一家子愁雲慘霧一般,散了開去,紛紛找相熟的朋友去打聽適齡的兒郎了。
二郎拉了桃花去一邊說話——他看中了一個小夥子,原就想跟家裡人提的,隻是這些日子忙,沒顧上。
許是從自己的親事中得的教訓,夏二郎覺得,給爹娘提之前,還是得先探探桃花的心思。
同樣的場景不但在夏家,也在無數個有女孩的家庭中上演。
不管是京都還是彆處,氛圍都有些莫名地緊張和浮躁起來。京城的氛圍,尤其有些山雨欲來的架勢。
甚至有些酒肆茶館之中,開始悄然流傳起一些流言,說皇帝意圖廢後,抬舉貴妃生的七皇子。廣納後宮隻是障眼法。
顧明楨聽說了街麵上的流言,專程進宮求見了皇帝。
但求見的過程,很不順利,顧明楨被皇帝晾在偏殿裡,足足一個多時辰,才得了召見。
他在皇帝身邊見到了魏公公,卻大吃一驚。
這才多久不見,魏公公竟然清瘦了許多,最關鍵的還不是掉肉了,而是他的那個精氣神,比起上回見到的時候,簡直像是猝然衰老了十來歲一般。
魏公公可是皇帝的心腹,怎麼像是遭了大罪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