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付寫的是休說飧蔬無兼味,須知菽粟有真香。這是準備貼廚房門上的。
除了(春)聯自然少不得各個房門上的“福”字。
待蘇誠誌寫好還未將墨晾乾,蘇澤軒早就拿了蘇雲朵調好的麵糊糊等在一旁。
今年的窗花是蘇雲朵外婆剪好讓寧忠平給送的,順便帶回去的是蘇誠誌親筆書就的(春)聯。
有個舉人女婿,家裡的(春)聯自然不可能從外麵買或請彆人寫了。
待貼上(春)聯和窗花,掛上大紅燈籠,蘇家院子頓時顯得喜氣洋洋,加上廚房裡飄出的香味,年味兒彆提有多濃了。
蘇誠誌帶著兩兒子忙完(春)聯窗花和燈籠,蘇雲朵與寧氏也將年夜飯忙得個七七八八。
接下來自然是年夜飯前的重頭戲——祭祀。
去年除夕祭祖,姐弟幾個攛掇著蘇誠誌自己開族立宗,今年姐弟幾個好似約好了一般,絕口不提什麼開族立宗,該如何祭祀隻看蘇誠誌自己的意願。
反倒是蘇誠誌從書記裡將那本隻寫了一頁的所謂族譜恭恭敬敬地供奉在擺滿供品的供桌上,然後帶兒子們跪拜叩頭,連剛剛滿周歲不久的蘇澤睿也被他逮著歪歪扭扭地叩了頭。
祭祀完畢,蘇誠誌遙遙望一眼東山,收回目光看著寧氏和蘇雲朵收拾供桌,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有將心裡的話說出口,在心裡暗自歎了口氣,眼底晦澀黯然。
寧氏輕輕搗了搗(身shēn)邊的蘇雲朵“你爹應該想去東山拜拜。”
蘇誠誌看向東山的那一眼,蘇雲朵自是看在了眼裡,就算寧氏不提醒,隻要蘇誠誌想去東山拜拜,難不成她還能反對不成?
既然寧氏有些滿足蘇誠誌的這份心願,蘇雲朵自然不會阻止,對著寧氏微微一頷首,母女倆端著祭品一同進了廚房。
待寧氏再出來的時候,手裡拎了個大食盒,(身shēn)後跟著拎著紙香等祭拜用品的蘇澤軒。
寧氏將手中的食盒交到蘇誠誌手上說道“帶著他們兄弟幾個去山上拜拜吧。”
蘇誠誌驚訝地看了眼廚房,又看了看寧氏,雖然什麼都沒說,可是他那微紅的眼圈已經說明了一切。
蘇誠誌帶著三個孩子去東山上給老蘇家那兩位老人上墳,這是自他們一家被蘇富貴和楊氏掃地出門以後,蘇誠誌第一次去墳地祭拜。
也許兩位老人對他的疼(愛ài),有著這樣那樣的目的,可是蘇誠誌心裡明白,幼時若是沒有兩位老人的看顧,以蘇富貴和楊氏的心(性xg)他能不能活下來還不一定。
蘇誠誌對這兩位老人的心(情qg)是有些複雜的,不過記得多的還是這兩位老人對他的好,去年除夕因為老蘇家還在葛山村的緣故,他沒能上山祭拜。
後來老蘇家又是縱火又是買凶殺人,他的心裡生出了與老蘇家徹底斷絕的心思,於是無論是清明還是七月十五,他連紙都沒給兩位老人燒。
經過蘇雲英的事,他的心(情qg)倒是平複許多,隻是蘇雲英的事後,他就去了府城進學,又知道蘇雲朵對老蘇家極其痛恨,自然不可能提給老人燒紙的事,沒想到今(日ri)蘇雲朵會親自給他準備祭品,讓他能去東山拜拜這兩位老人。
蘇雲朵並不知道蘇誠誌的心裡是什麼樣的想法,說真的她也不很關心蘇誠誌的想法,她隻是不想寧氏為難罷了。kuang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