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紫蘇的說法,就算沒找到他們這一家人,陸老太太也不會過繼三房的子嗣當嗣子嗣孫,反倒會從旁支裡挑個合意的。
“四嫂這話可真是太抬舉我了,我不過一個鄉下婦人,大字都不識幾個,哪裡懂得如何教子,平日裡不過教他上孝長輩下護幼弟罷了。臣哥兒會這些全靠他的師父師兄教導。”寧氏垂著頭頗有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嘴,過了半晌才抬起頭來對著三房的長子媳婦王氏窘迫一笑道。
蘇雲朵心裡暗讚,沒想到寧氏也有話中帶刺的時候。
這不軟不硬又隱隱帶刺的話,令王氏的臉忽地紅了,就算寧氏沒那個意思,她自己卻覺得寧氏這是在譏諷她不會教子,這王氏可是蘇鳳翔和蘇鳳文嫡母。
石氏和陸老太太原本還擔心寧氏應付不了王氏,沒想到幾句話寧氏就噎得王氏開不了口。
此時蘇誠誌與一雙兒子已經各自為陣,與族中同輩開始的切磋交流。
蘇誠誌那裡還算比較文雅,畢竟他那一輩的人要麼與他一樣身負功名,要麼在族學或京城的各大書院教書育人,個個自詡身份端著身段,就算對蘇誠誌心有不服,也隻以詩文進行切磋。
當然切磋之中的自有肉眼所不見的硝煙。
好在蘇誠誌的才學並不比彆人差,他的二甲傳臚本也是實打實的實力,雖然在詩詞方麵略遜了些,那也隻是相對而言。
無論是對詩還是聯詞,抑或是燈謎,蘇誠誌今日猶如天助,幾乎樣樣都信手拈來。
幾輪下來,蘇誠誌並沒有落於下風,這讓蘇雲朵徹底放心下來,一直關注著蘇誠誌的陸老太太更是笑容滿麵。
蘇澤軒和蘇澤臣那邊因為年齡小的緣故,就顯得熱鬨嘈雜得多,
待有人問及蘇澤軒兄弟接下來會不會進族學就讀時,蘇澤臣無比自豪地宣稱他們兄弟要報考百鳴書院。
當蘇澤臣說出這個消息,有那麼片刻,四周圍靜了靜,爾後轟地爆發出一陣笑聲。
這個笑聲可不是什麼令人愉快的笑聲,就算蘇澤臣不怎麼明白這有什麼可笑的,卻也知道這些族中子弟大概是在笑他們兄弟不知量力。
蘇氏族中自然也有報考百鳴書院的子弟,卻至少要在族學裡讀上兩到三年才會被允許去報考百鳴書院。
人人都以為這對隻在鄉下讀過一年半書,剛剛回來認祖歸宗的兄弟會擠進族學讀書,卻萬萬沒想到他們居然不知天高地厚直接去報考百鳴書院,真當百鳴書院是他們鄉下的村學?!
石氏和陸老太太也沒想到蘇誠誌會直接帶兩孩子報考百鳴書院,心裡直懊惱那裡在鎮國公府時沒能提點他們兩句,隻是事到如今也隻能先讓兩孩子去試試看了。
所幸兩孩子是在認祖歸宗前報的名,就算考糊了,對蘇氏一族的名聲應該也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