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林莊頭介紹,這一邊的地相對比較肥厚,故而這些年都是一季冬小麥一季稻子,倒與蘇雲朵記憶中前世江浙一帶的種植習慣差不多。
蘇雲朵往上提了提裙裾,在地頭蹲下伸手抓了一把土看了看,頓時很為麥子們叫屈。
這樣的地也叫肥厚?!
難怪這麥苗看著蔫蔫的有氣無力!
農諺有“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裡”的說法,強調的就是基肥的重要性。
基肥施足施好,才能保證小麥過冬,才能保證生長過程需要的全部營養,促進冬小麥的高產。
可這地裡看著倒也是施了肥的,這個量嘛,可真的不能看,原因嘛,不用想必是肥料不足。
想要明年收成有所提高,如今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儘快追加肥力,否則明年的收成蘇雲朵還真不敢想。
“林莊頭可有想過追加麥田的肥料?”蘇雲朵將土撒回地裡,站起來拍了拍手,然後才接過紫蘇手上的濕帕子擦去自己手上的泥土,看著林莊頭問道。
林莊子有些尷尬的笑了笑道:“咱這個莊子之前的肥在麥子下種之前都用在這片地裡了,如今正在為明年開春種油菜備肥。”
言下之意很顯然並沒有打算給麥田追加肥料。
蘇雲朵歎了口氣,還好她前世生在農村,穿越過來也是在鄉間。
雖下地的機會不多,卻還是懂些麥田的田間管理,怎麼漚肥也是懂的。
既然這個莊子歸到自己的名下,自然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麥田失去可以提高產量的機會。
待回到屋裡,蘇雲朵給林莊頭連下數個指令。
首先,讓林莊頭挑選一支精乾的隊伍,帶上將莊子裡所有能用的牛車、馬車和籮筐往西郊的鬆花蛋作坊動運肥。
鬆花蛋作坊堆積了大量鴨糞、泥灰等調和成的肥料,已在西郊和南郊的菜地裡試用過肥力相當喜人。
這邊的莊子緊需肥料讓麥田過冬,隻能從那邊先拉一部分肥料過來救急,蘇雲朵算了一下,每畝麥田追加兩擔這樣的肥料還是有的,再多就困難了,畢竟這裡的麥田數量不少。
種了這麼幾年地,林莊頭自然明白肥料對莊稼的重要性,隻是他到底是半路莊稼漢,懂得的實在有限,如今有了蘇雲朵給他指的路,自是喜不自勝。
其次是在莊子裡按一定的間距挖十個大坑。
再次就是動員老弱婦孺,將莊子裡的稻草、麥杆和高粱杆全部用鍘刀鍘碎,待坑挖好將這些鍘碎的稻草、麥杆等全部堆入坑裡。
同時還要組織人員去楊家集和京城的酒樓客棧建築泔水,或者去屠宰場收泔水下水,倒入坑裡堆了鍘碎的稻草、麥杆等的坑中進行漚肥。
若這十個大坑能如期漚上肥,可以大大緩解莊子裡肥力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