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老太太示意蘇雲朵起來,拉著她在自己身邊坐下,慈愛地看著蘇雲朵,半晌才伸手摸了摸蘇雲朵的小臉笑盈盈地說道:“那祖母就收下了,祖母已經幾十年沒收到過壓歲錢了,多謝朵姐兒,祖母今日很開心。”
給陸老太太拜過年,一家子按各自的喜好或用了些餃子或用了些湯圓,蘇誠誌帶著三個兒子就去族裡給族老和長輩們拜年。
女人們則留在府裡準備接待帶著孩子們來府裡拜年的族人,不過這裡不是葛山村,真正能進內院來給陸老太太拜年的人並不多,故而與往年一樣管家在門房坐陣負責接待這些來拜年的族人。
自然準備了許多零嘴和點心,多半是蘇雲朵身邊的白芷帶著幾個丫環跟著蘇雲朵的指點自製的糖果點心還有些醃製的果脯,卻很招孩子們喜歡。
有的孩子為了多得一些嘴,甚至悄悄又摸過來拜一次年。
每當遇到這種情況,管家也不點破,依然笑嗬嗬地給前來的孩子抓上一把糖果給一塊點心,大過年的天又冷,前來拜年的孩子又都是族中人,且多半是那些個家境一般的旁支族人,蘇雲朵特地叮囑過管家,隻要前來的孩子不過分,零嘴隻管給。
好在蘇氏族中真正的極品並不多,大約也是書香門第的羞恥心比起一般人更強烈一些,就算家裡再困難,蘇氏族裡的孩子都是能進族學讀書的,都以讀書人自居,自然做不出為了點嘴無止境地回來討要的事情。
京城初一的習俗與葛山村那邊也差不了多少。
早起給長輩叩頭拜年,說些吉利話,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家主或親自或派家中小輩帶著更小的孩子們或給鄰居或給族裡長輩拜年。
路上相遇時,無論認識不認識都會笑容滿麵地互相恭賀新年,道一聲“恭喜發財”、“新年快樂”之類的吉祥話。
讓蘇雲朵沒想到的是,這日即將成親的蘇妙居然與蘇琳聯袂前來二房,她們自是先去和安堂給陸老太太拜年,她們此來是約蘇雲朵去給族中的女性長輩拜年。
“朵姐兒這是怎麼了?幾日沒見覺得你似乎有些呆了。”蘇妙見蘇雲朵一臉的不理解,輕輕推了蘇雲朵一把打趣道。
“京城怎麼還有這樣的習俗?姑娘家大年初一居然還要走出家門去拜年。”半晌蘇雲朵才滿臉疑惑地說道。
“倒不是京城的習俗,而是咱們蘇氏族裡的俗例。東明坊這邊住的都是咱們族裡人,都是自家兄弟姐妹,算不是外人。”蘇妙坦然地替蘇雲朵解釋。
蘇琳也笑道:“二祖母就是知道你不懂咱族裡的俗例,才早早地與大伯母說定,今日定要讓妙姐姐和我來約你一同去拜年。”
原來蘇氏族裡居然還有這樣的俗例!
既然隻是俗例,自不會所有的蘇氏族中姑娘都會出來拜年,畢竟拜年是件力氣活。
可是陸老太太卻一直在心裡惦記著這件事,她這是要讓剛剛認祖歸宗的蘇雲朵按族裡姑娘過一個真正屬於蘇氏女的新年,讓蘇雲朵無憾。
蘇雲朵默默地心裡感謝陸老太太的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