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雲朵估算了一下,這次帶回來的花卉幼苗和薄荷種子再加上孔老大夫讓張忠給她帶來的熏衣草種子,差不多也夠楊家集除稻田以外那部分土地了。
看了穀主信中對這幾種花草生長習性的介紹,結合自己對這幾種花草的認識,蘇雲朵在心裡細細規劃了一番,決定劃出靠近溪水邊的那部分地用來種植薄荷,那裡不但近水陽光也比較充足,應該更適合薄荷的生長。
香水月季和玫瑰種在靠近院子的那片土地,那裡相對比較適合月季和玫瑰生長。
餘下的土地,一部分用來試種熏衣草,一部分用來修建房屋。
從楊家集回來之後,根據楊家集莊子的現狀蘇雲朵對莊子的整個布局進行了重新規劃,決定在山穀口劃出差不多五十畝土地用來修建房屋,待房屋修建好之後將所有莊戶從裡麵遷出,作坊與居住地徹底分開,方便管理。
寧華安這次跟去神醫穀,自是有大用的,臨行前蘇雲朵特地叮囑他一定要多問多看,回來以後蘇雲朵直接讓寧華安跟著這批花苗種子去了楊家集,讓他專門負責花草種植等事宜。
張忠從神醫穀回來,也就到了啟程返回葛山村的時候了。
族學的考試情況早十日前就已經張榜公布了。
柳家林雖說考得不是很好卻還是順利地進了蘇氏族學,成為蘇氏族學的免費生。
柳沛江的成績在同齡孩子中算是比較出彩的一個,得了先生們一致認可,族裡特許了個束侑半免的名額,又因蘇誠誌留柳沛江與蘇澤軒和蘇澤臣同住,故而柳家連柳沛江的住宿費也省了,隻需向族學交納一半的束侑即可。
這真正是令柳東林夫婦又驚又喜,對於他們家來說,供柳玉書一人讀書已經有些捉襟見肘,待柳玉書靠著蘇誠誌進了國子監,總算讓家裡稍稍緩了口氣,這才會咬牙帶著柳沛江進京來,想給家裡謀個更好的出路。
來了京城才知他們的想法是多少的幼稚可笑,卻也不甘心就此帶著柳沛江回葛山村。
雖說柳沛江自己還算爭氣,可他們心裡再明白不過,若沒有蘇誠誌的大力幫助,柳沛江隻怕也得不到這束侑半免的名額,多少人打破頭爭呢!
不但如此蘇誠誌為了減輕他們的負擔,又以兩個兒子的名義留柳沛江在家裡住,省了柳沛江在學裡吃住的費用,這對於柳家來說真正是雪中送炭,柳東林夫婦對蘇誠誌自是百般感激。
送走張忠夫婦和柳東林夫婦,蘇雲朵收拾收拾也準備去楊家集小住了。
蘇雲朵從楊家集回城之後,不僅僅隻對莊子進行了重新規劃,還特特地寫了個詳細的規劃方案交給陸瑾康送進宮。
她需要一個能夠經常去楊家集的名頭,以堵悠悠眾口。
雖說蘇雲朵在那份規劃方案中隻字沒提自己出行的難處,聖上卻是個明君,特地為楊家集的作坊賜名,當康有福帶著小太監將聖上賜的牌匾送到東明坊,蘇雲朵盯著“赦造禦潔坊”的牌匾看了片刻,這才恭恭敬敬地從康有福手上接過牌匾,然後對著皇城方向叩頭謝恩。
就因為這牌匾上的“赦造”二字,蘇雲朵去楊家集小住就成了再理所應當不過的事情了。